|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呢?现以“分一分(一)”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反思。
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分一分(一)”。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提问:生活中同学们经常遇到分东西的事情,怎样分才比较公平呢?老师用现场分苹果的情境,引出“平均分”和提出半个苹果用什么方法表示?再利用课件展示课题,提出讨论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呢?让同桌讨论表示一半的方法。这时充分发挥学生想象,让其大胆创造:画图、特殊符号等。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得出结论,从而引出分数二分之一。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通过涂一涂、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可以表示半个苹果,启发说出还可以表示什么?发给三张不同的纸让学生折出它的二分之一,结合折的过程与同伴交流,说说自己的折法。再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分组进行涂色。课件展示操作过程后让学生汇报交流:通过以上操作,你发现了什么?揭示出分数的概念,再教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方法。从而把抽象的分数概念变成表象的分数形式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来,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尽可能多的分数来。
三、课堂训练,解决疑难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处理课本上的习题,方式灵活多样,直观性强,学生兴趣浓,积极性较高,在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之乐于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分数,并创造出自己的分数:分苹果、分蛋糕、分图形等,形成能力。
五、课堂小结,师生互评
让学生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会自我评价,再次增强成就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的启发和反思如下:
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分苹果的公平引出平均,再到分数,来体现知识的衔接性,让学生动手操作,课堂训练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了学习方式,激活了学习的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折、想、议、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动手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从而促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并不断深入。因此,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得到充分发展。
用课程标准来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学数学的乐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总之,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磨子桥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空气调节》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下一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