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起点,不同于其他具备完善的教学体系的学科,所以建设一个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应,能够起到最佳效果的系统教学策略就成为摆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从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两方面谈一下对改进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研究
一、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人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说,上信息技术课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玩电脑”,走进电教室首先想到的不是能够学到什么,而是马上就可以上网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即使已经意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但从学校升学率方面考虑,绝大多数还是侧重于文化课的教学,从而忽视对信息技术这门不占分数的课程的关注。
2.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门对实践操作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要想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必须给学生足够实际操作的时间。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很多教师错误地把它单纯的当做微机操作课来进行,只重视操作训练,通过罗列简单而又枯燥的操作程序,把学生的能力限定在了这些设计好的框架中,结果就是学生不能够做到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互相联系,被禁锢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种情况可以概括为重教不重学,灌输不启发,这种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信息技术课采用的是与其他主课一样的评价体系,即终结性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才是评价的关键,依据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最终效果。这种评价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它会造成降低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他们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限制信息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要抓住学科自身的特点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综合性比较强,它既有职业教育、劳动技术和文化课程教育的特点,也有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以及学科课程的特点。从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它有着如下几点鲜明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1)侧重于对技术和知识结合的学习。传统学科倡导的是基础最重要,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这部分知识的人来说,学习上网、浏览网页、搜集信息、下载并打印这些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
(2)可以做到“临阵磨枪,既快又光”的即时学习效果。与传统学科教学相比,信息技术目前从很大程度上被当做一种工具和技能来看待,而不是专业和理论课程,因此它有着非常好的可掌握性。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刚开始接触这门学科,教师必然会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去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学生只要足够认真就能够很好的步入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大门。
2.从激发兴趣入手,寓教于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最主要的动机是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动力就更大,自然而然就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兴趣,对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时要突出其趣味性高的特点,把乐趣贯穿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玩计算机游戏,课程设计可以把游戏和新课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指导学生玩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指法练习为例,它本身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教师一上来就讲解指法要点和手指放置要求,学生会感觉很累并且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个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游戏进行导入,让学生利用“金山打字通”在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比赛。然后训练他们玩诸如“青蛙过河”“警察抓小偷”等对指法要求比较高的游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就需要他们认真去练习指法。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缩小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对操作性要求比较强,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高低不一,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如果内容比较浅显,那些基础好的学生配合起来就有难度,如果过于繁琐深奥,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困难。针对这个矛盾,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组内以及组与组之间的资源共享来解决。在分组时,注意每组内层次不同的学生编在同一组内,推选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平时让他们负责检查和指导组内成员的学习。考虑到现在上信息技术课都是一人一台电脑,那些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可能会赶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组长小老师的角色功能。面对一些功能性强的学习任务时,本组内各组员之间以及组与组之间通过局域网进行资源共享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够使学生明白互相协作学习的重要性。
4.整合多门学科,实现全面发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机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最为丰富的信息和资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教师要注意把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跟日常学习结合起来,跟其他学科相结合,真正让学生实现学有所用。比如在学习Word软件的操作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安排他们通过计算机进行协作以及文章的修改等操作;在画图软件的教学时,可以跟美术结合起来进行实际的画图操作;在上网教学的时候,让他们联系语文、自然以及社会等学科去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适用性以及重要性,培养了兴趣,增长了知识面,对他们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全面发展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做到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动手操作、创造,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让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进行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比如在学完了画图知识后,可以组织计算机绘画、校报制作等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获得成功的美好体验。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学习
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实际操作以及作品及时做出评价。方式要灵活,可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作品展示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这个评价过程可以在评价别人作品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既巩固了知识,又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具自主、开放和实践性,激发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总之,作为对实践性、创造性要求很高的学科,信息技术有着显著的时代性特点,对于该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要针对其自身的特点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努力引导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卫.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方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1).
[2]殷秀莉.信息技术课程与多媒体的整合[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4(1)
(作者单位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语文中考获得高分的两大途径下一篇:寻求镶嵌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