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未来信息社会中,阅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接受信息方式,显得日益重要。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教育的目标之一。而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古今中外的不朽名著,作用更大。学生通过阅读、欣赏名著,获得对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性格并改变其人生道路。通过阅读名著,学生会懂得如何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如何对待爱情和事业,如何对待成功与挫折,如何对待金钱和地位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效果比空洞的说教更形象、更深刻,对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更具恒久性。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良好习惯和创造性思维。
现代教学观和传统教学观的不同,就是人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显著变化。通过让学生对所读书籍的自由选择,体现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新理念,用开放式的阅读代替学生封闭式的读书,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逐渐形成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阅读和终身阅读。课外阅读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追求知识,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意义。自主学习可以说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经常地依赖于此,只有善于独立处理、分析和吸收信息的人,才能干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摸索去感悟,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学生身心特点,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精力旺盛, 求知欲强, 对阅读怀有极大兴趣, 但在选择读物方面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 遇到什么看什么, 甚至优劣不分,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因此阅读起来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中学生的阅读处于一方面渴求新知识、开拓新视野, 一方面却又陷入不会科学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健康有益的读物的矛盾状况中。帮助他们选择读物就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首先,可以结合国家教委推荐编制的一百种中外优秀书目, 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内容健康向上的作品。其次,结合中学教材中各学科涉及的内容, 引导他们明确阅读的目的,带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阅读,不但不会影响功课,还会使阅读和教学相互促进。
(二)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人们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也道出了阅读兴趣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积极主动。这也需要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
1.教师可有计划地开展课外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活动、普及科技知识教育活动、知识竞赛、讲故事、辩论等活动,在竞争中激发、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关注有关节目,例如“百家讲坛”,利用大师们精彩的讲解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适当举行文学讲座。邀请著名文学家、文学爱好者及资深语文教师定期进行文学讲座, 如“世界名著欣赏讲座”,把中学生的阅读素质提高到一个高品位,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对文学的热爱,从而激发阅读的热情。
(三)加强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可见方法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对于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不可千篇一律。对于一般或品位不高的书,可粗读和浏览,对于好的作品应精读。精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必须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它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四)营造氛围形成读书的良好风气。
学生读书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很大,一个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 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进步。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阅读的欲望。经常安排学生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 相互交流阅读感受, 使之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还可以成立读书互助社, 方便学生相互借阅、互换图书。鼓励学生勤逛书店, 多买好书。这样, 通过营造一个好读书的环境氛围, 让学生互相影响、彼此促进, 必能形成一个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五)读中感悟,读后交流。
学生阅读以后收到了怎样的效果,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阅读体会更是如此。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成的价值取向也不同,对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互相交流。这不仅丰富了课外阅读的内容,而且能让他们充分品尝到阅读的乐趣,在交流中张扬个性,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感。更重要的,还能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化零为整,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高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下一篇: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的“作用题”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