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口语交际的内容,笔者认为,既然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阅读课是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那么,何不将口语训练穿插在这“对话”中生发?
一、借助课文,激发情感,溢于言表
“情动”固然是“辞发”的先决条件,但二者又常常是相伴相随的,或是互为因果的。因而,有时我借助课文设置问题,使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训练学生使之溢于言表。
《船长》一课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船长哈尔威在客轮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了深海。学完课文后,我设计的问题是:船长哈尔威为什么要随轮船沉入海底?
生1:可能逃生的小艇容不下更多的人了,为了其他人的安全,他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生2:他把唯一的位子让给了最年轻的见习水手克莱芒了。
生3:从“诺曼底”建成,哈尔威就是船长,船就像他的子女,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哈尔威心中有个信念:“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生4:在哈尔威心目中,保证船的平安、旅客的平安是船长的天职,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他感到深深的内疚,深深的愧疚,觉得自己严重失职了,于是选择了这样的自惩方式……
说到这儿,学生竟热泪盈眶了。正是对课文有着如此深刻的理解,才酝酿出如此强烈的感情,才输送出如此流利的表达。
二、大胆想象,填补空白,深化理解
课文中经常有高度抽象概括却又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句,甚至出现情感、内容的“空白”处。训练口语,不妨让学生大胆想象,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把它们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还可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介绍了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8年写成鸿篇巨制的事迹。文中对司马迁负刑入狱时悲愤交加的心情描写并不多。于是我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司马迁此时的心情,适机设计了口语训练:此时此刻的司马迁会想些什么?
生1:他会想:汉武帝不分是非,黑白不辨,我一片忠心,却落到如此地步,试问我司马迁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生2:司马迁愤恨,为什么当今皇上如此昏庸雅能,为什么奸佞可以飞黄腾达,而正直的人却要受牢狱之灾呢?司马迁痛苦,他痛苦到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想远离这地狱般的世界,远离所有的是是非非。此时的司马迁已绝望了……
生3:司马迁悲愤交加,整日以泪洗面。他愤,愤天地不公,天理不容;他悲,悲自身受到摧残、蒙受耻辱。
生4:司马迁跪在地上仰天长啸:“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妄做天!我司马迁今后就要在这牢狱中度完一生吗?吾若如此苟且偷生,不如一死了之!父啊,迁未能完成您的遗嘱,恕孩儿不孝……”
学生如此声情并茂地说话,令人动容,乃至潸然。
三、理解课文,转换语言,活化思想
许多课文的思想、道理在语言文字中若隐若现,此时可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将课文语言的表述转化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的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强化了口语训练的力度。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下最大的麦穗,揭示了人生面对机遇时的正确态度。学完课文后,我出示了几句关于机遇的名人名言,接着我的口语训练题是:学完课文,你们心目中对机遇的把握问题也有了很深的认识吧,那么,你的“凡人名言”是什么?
生1: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会把握机会;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将手中的机会“慷慨”地扔掉。
生2:机会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速,人生中也时常会出现流星,但向流星许愿的人却寥寥雅几。
生3:机遇喜欢有准备的头脑,你准备好了吗?
生4:眼前的一个小机会值以后的两个大机会……
实践证明,课堂上这种以文本为依据的生发性口语训练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和情感氛围的和谐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你也可成为“学习达人”下一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