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素养应从文本入手

[复制链接]
查看: 997|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8-20 17: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就是说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倾注了满腔的热情,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但纵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有的教师捧着新教材、喊着新课标,教法却还是老一套;有的教师对人文性理解片面,对工具性重视不够,又怎么能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使课堂教学“实”而有“效”,“活”而不“乱”,真正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首先应从文本入手。
  
  一、走进文本,体验教材的人文内涵,体会教材的个性化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我认为要努力做到:
  一是我们自己要有厚重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和形式,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课程素材,熔铸自己的教学情感,这样才能领会文本的真正价值内涵,从而为引导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进行体验奠定基础。
  二是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教材。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则很难运用教材启发诱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因此,教师要以发现者的心态和精神去关注每一篇作品,教学设计要采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作品所构建的丰富而优美的语言世界,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作品的文字美。
  三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尽量发挥好阅读主体的能动作用,运用已有的对文本解读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跨越时空,与文本的主体――作者达成心灵的共识,形成思维的共鸣。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怎样既引导孩子,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让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得以正确地解读和建构?把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文本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来体现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和成长本质。
  
  二、贴近文本,与学生一道实现语言、情感与意义的和谐共振,感受语文的魅力
  
  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凭借教师提供的一些阅读规则和学生已有的阅读方法,通过对文本的研读,真正去体味、体验文中情感,去寻觅文本语言背后特殊的意蕴,最终得到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
  首先,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方法、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抓住问题解读文本,抓住课题解读文本,还可以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来解读文本。
  其次,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为学生理解作品,直接参与情感体验打开方便之门。利用多媒体来有机整合与文本相关的文史材料,图文并茂,音像共存,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增进能力,促进情感的形成。
  再者,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创设实践的氛围。依据新教材,通过课后思考、“学习园地”等形式,为学生设计好实践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利用当时当地的有利条件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的形式、内容和机会,如带领学生集体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等,将教材中的内容拓展到社会中去搞一些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让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养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文本,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积累,培养语文素养
  
  布鲁姆认为,任何一个学生,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就能完成任何学习课程。但是四十分钟的短短一堂课,学习面又广,单靠自学显然是不行的。语文教师应以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学习。
  实践中我感到,教师可以课文为线索作拓展式阅读,以拓宽阅读背景,深化对中心的理解。如:《飞夺卢定桥》读后,可引导学生阅读反映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故事;《难忘的一课》读后,可引导学生阅读反映中国人民爱国情感的书籍。可以人为线索作扩展式阅读。对写英雄模范人物的课文,可在课文阅读后引导学生阅读介绍该人物的其他文章或书籍,以促进学生较全面地把握人物。如:《“你们想错了”》阅读后,可让学生阅读《方志敏的故事》。可以知识为线索作延伸性阅读。可由课文中的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阅读该作者的相关文章。如《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阅读后可介绍他的《鹌鹑》等文章让学生阅读。还可根据课文的特点和要求推荐脍炙人口的小文章。如教学完“春天”这一主题单元后,推荐《春天在哪里》,以此来作为课文补充,丰富学生的积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的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在语文这个自由的王国里,以文本教材为中心,广泛阅读积累,从而发挥自己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才能,丰富巩固已有的知识,增强多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获得语文的基本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下一篇: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0 17: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98

帖子

53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97
发表于 2022-3-13 01: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