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源于我国九十年代兴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思想。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回归人性化知识的当代知识观和主张从静态性封闭性转向动态性、开放性的当代课程观。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活动学习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性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它们具有综合实践活动思想,二者均有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习教育过程的中心,强调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各科知识的综合,但它们的范围是不同的,前者是隶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教育方式,它要受语文学科的限制。后者则是单独的区别于基础性课程的一门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同,学校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前者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任务,后者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任务。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既承担掌握间接经验的任务又承担直接经验的任务。所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性运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世界的整体性与交融性
综合性学习在认识事物活动过程中始终秉持整体论。用整体论看世界具体性、世界的具体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交融。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科学知识杂讲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
二、学习目标的隶属性与整合性
课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一目标显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的主要目标,这就说明它隶属于语文学科,要为语文学科服务。
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消除了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所造成的诸多弊端,面对繁杂的社会要竞争创新,必须具有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规定了选择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综合知识的内容来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既可选取教材内的也可选教材外的,它雅固定、统一的教材内容。大多数内容及课题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景,带有开放性。但是它的学习内容和进度要受“校情生情”的制约。必须以整体上的计划和局部上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调解处理。
四、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自主性
课标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规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具有活动性。活动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一般以班为基本单位,但必要时可分解到兴趣小组或扩展到全校,交际到社会。(如:青少年宫,图书馆,德育基地。)这是由活动性学习的群体性和灵活性所决定的。
五、学习成果的创造性与多样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创造了让小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宽松环境,其学习成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创造能力的提高。
六、学习评价多元性与社会性
课标要求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眼于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保护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下一篇:浅谈物理课中的入文精神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