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关系在历史课堂主体性教学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查看: 1176|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61
发表于 2020-8-20 23: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其基本理念上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就要求历史教师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能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主体性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国素质教育的倡导方针是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实践的主体出发,把学生看做活生生的现实的发展主体,从而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正是这种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步入信息化社会以后,教育的方式更多的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中学历史课堂主体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和开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达到使其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和个人素质整体提高的目标。
  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走上讲台,扮演主体角色,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实施教学。
  第一,努力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即在课堂上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当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独特的个体,现代科学的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他们都有不同的长处和潜能,都有其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闪光之处,而中学生这个阶段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又有展示和表现自己的很强的欲望。为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给学生一个机会,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行设计,课堂自主活动,直接体验,展示自己,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创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体性。
  再如,在学习《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做这样的设计:先让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课文,搜集资料,并亲手制作“都江堰”模型,仿制“战国编钟”,届时将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给同学们一一展示,并做介绍和说明。如此学生不仅充分理解了“都江堰”这一伟大工程化水害为水利的非凡创造,同时被中华民族古老乐器“战国编钟”的迷人魅力所折服。通过他们的自主动手操作,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极大鼓励和提高,从而有助于建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然而,由于中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性,通过第一种方式得到的认识会有一定的不足,此时就需要引入第二种教学方式,即师生讨论法。
  所谓师生讨论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一些有思维含量和富有争论性的问题,通过师生一起讨论这种方式来掌握历史知识的一种主体性教育方法。通过讨论,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学生的思想,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彰显了个性,增强了主体性。另一方面,还形成了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反馈、相互尊重的良好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民主精神和团结互助精神,从而创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和谐气氛,构建了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
  比如在讲新文化运动时,可就运动中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打倒孔家店”的行动是有利有弊的,历史人物的行为应当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论。从而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现象和全面思维的能力。经过这样的师生讨论,不仅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自己解决的问题,而且使同学们学会了以平等姿态倾听对方的意见,师生密切合作,最终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增进了课堂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灵活选用辅助工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比如在讲《“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这一课时,可以给同学播放影视资料《井冈山》中的相关情节,帮助学生感受当年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所进行的艰苦斗争,从而加强他们对工农武装斗争的认识。采用此种方法,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感受,课本知识也因此与课堂情景一起被学生接受,学习过程轻松有趣,教学目标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得到实现。
  同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调研,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历史教学主体性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增强创新意识,巧妙利用师生“双主”关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扩大学生视野,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培养他们对此学科的长久兴趣,使其能够乐在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关于任职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0 23: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4

帖子

53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17
发表于 2022-3-12 16: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东北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427
发表于 2022-3-13 04: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怎么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