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时,要做到气氛和谐、适时适度、因人循序、反馈强化。
【关键词】:启发 思维 培养 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启发学生时,要做到气氛和谐
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教师说话应自然、亲切,尽可能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趣味性。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评价学生要以表扬为主,批评时也要委婉一些。教师所提的问题要适合大多数学生,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如果教师居高临下,态度生硬,问题深奥,就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配合,教师的启发只会是“单相思”,教师就成了唱“独角戏”。实践证明,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的启发,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力求在启发式教学中树立理性的、人本的、民主的、主体性的教育精神。例如,我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注意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多用儿童语言,力求说话自然、亲切,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努力营造出了轻松、和谐的气氛。我通过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兴趣浓郁,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2、启发学生时,要做到适时适度
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把握好教学时机,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要求教师当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急需教师启示开导的时候,适时而教,便如“时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教师启发思维的问题的深度的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量度的多少要相应,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跳一跳,摘桃子”,使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时,要掌握好精到的教学艺术辩证法。实践证明,启发学生时,适时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科学课提问中,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
3、启发学生时,要做到因人循序
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时,应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启发思维的重点难点、方式方法等必须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教师启发思维的这种个别追求,正是使课堂教学与因材施教紧密结合,增强其针对性的关键措施。另外,教师启发思维还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导引,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有时故意打破顺序,有利于学生超越知识空白而跳跃前进,大胆设想猜疑,然后小心实验求证,发展学生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注意“梯度”的把握,分阶段对学生加以训练,最后再连贯起来。在每一个小的阶段,针对所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巧设疑难,恰当引导。“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发生矛盾时,思维就开始了。遵循这一认识规律,教师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另外,设置悬念也是引导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波澜起伏,回旋跌宕。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深入,最终引导至正确结论。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积极思维,分析、归纳,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4、启发学生时,要做到反馈强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也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作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较好的注意分配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地捕获准确的反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所作出的反馈信息,教师还应作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强化学生的思维操作,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相反地,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会使学生及时改正思维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仅给予“对”或“错”的回答,而要启发学生反思其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过程,从中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缺陷,然后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加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校正,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例如,学生在完成了“蚕豆发芽”的探究活动后,我让他们汇报情况。针对学生的发言,我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表扬学生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和记录。同时,我向大家提问:
“为什么4粒蚕豆的发芽情况不一样呢?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的说,
“它们的子叶有的被切去了一部分,养料的多少就不一样了”;有的说,
“我发现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中有供给养料的作用”。
综上所述,启发学生思维,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需要教师舍得花功夫。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学校图书馆赔偿制度探析下一篇: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