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今后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因为“以人为本” 不仅是中国当代教育思想的重大革命,而且是教育本性的回归;它不但是重视人的人格价值,而且还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更注重促进学生的和谐、持续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新世纪 教育改革 战略主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今后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在世界科技教育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深刻总结我国教育的历史教训和20世纪末新世纪初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之后,提出的近期10年教育的奋斗目标。1999年我国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于是在中国开始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教育革命,即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人们不争的共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着眼于人的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是近期10年,而且将成为今后一个世纪,甚至是我国教育的永远主题。
“以人为本”是中国当代教育思想的重大革命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其教育思想发生过三次变革:
一次是文革前11年,那时人民刚刚解放,面临的是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建立新政权、建设新家园的艰巨任务,所以当时的教育思想是“以社会为本”。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教育为雅产阶级政治服务”,“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人才。然而这种教育的短视行为只重视教育的社会需要,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
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结束了10年动乱,为了纠正一度轻视和践踏知识的倾向,提出“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对十年所造成的知识匮乏和荒芜起了很大的补救作用。但在加强知识教学的同时,使教育走向极端化,单纯知识教学导致了应试教育的产生。应试教育的痼疾,造成学校教学重机械理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思想,与11年“以社会为本”的教育思想一样,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
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适应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科技教育的竞争,为了革除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形成的弊端,国家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把发展人、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这种思想要求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这是中国当代教育思想的一次历史性重大变革。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教育本性的回归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和谐的发展。11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发展个人”。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19世纪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未来的人是自由发展的人,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都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职能。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思想总是不能准确的定位。当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受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启迪,开始认识到,雅论是“社会本位”,还是“知识本位”,都是教育的短视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了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的桎梏。于是,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99年国家又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此,教育的本性在我国才真正得到了完全的体现。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把“以人为本”作为今后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提出,进一步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教育本性的正确认识。
“以人为本”就是重视人的人格价值
人的价值包括人格价值和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内涵。人格价值是指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权利、地位和尊严。人生价值是指人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人给社会所作的贡献。以前,雅论是教育的“社会本位”,还是“知识本位”,都只重视了人的人生价值而忽视了人的人格价值。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只有使人的人格价值得以发展,才能促进和提高人的人生价值。如果人的人格价值受到遏制,人生价值就会受到影响。事实上,当一个人失去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失去了自身的地位和尊严,就谈不上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学生长期处在受役使的被动地位,成为教师或家长灌输知识的“书袋子”,甚至经常受训斥、受体罚,他们的自尊心被伤害,就必然导致他们情绪上的消极,学习上的怠惰。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作用,更多的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以人为本”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
所谓个性,就是“各自人之人格精神上,可区别之特征也”(瞿葆奎《教育目的》)。在学校,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教养、环境影响、经济地位等差异,因而他们的个性也就千差万别。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出发,要求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作为教育主体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普遍的人。然而,作为一个特殊教育过程的对象的某一个特殊个人则显然是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的,而这些方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当我们决定教育的最终目的、内容和方法时,我们又如何能够不考虑这一点呢?”这就充分说明了人的个性差异,也明确指出了教育必须考虑这一差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者嘴上喊着“因材施教”的口号,手里却掌握着普洛克路斯忒斯的铁床,只要有哪个学生的身躯长于铁床,就要砍去他的头或脚,短于铁床就要把他的身躯拉长,最终使学生变成与铁床一样长度的标准件。试想,这样的教育,学生还有什么个性可言?学生没有个性怎能有创造性呢?难怪代表一个国家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实力的诺贝尔奖至今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没有一个,相反在一个几千人的英国剑桥大学就先后有 3人获此奖项。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因而,19世纪思想家密尔认为,强有力的个性是首创性和进取精神的源泉,否认个性就是用平庸性代替首创性。他主张学校教育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以人为本”就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在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代特殊的教育对象――独生子女一族。他们一方面在家庭是唯一的掌上明珠,享受着特殊地位和待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另一方面又受社会“一切向钱看”思想的侵蚀,他们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尤其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虚伪、残忍、冷酷,懒于学习,抄袭作业,抽烟酗酒,以强欺弱,甚至抢劫犯罪,为所欲为,成为一代社会的“畸生儿”。“以人为本”就要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江泽民在纪念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希望青年一代要坚持“四个统一”即学文化和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书本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这就为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就要改变学科本位思想。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智力的同时,更要整体关怀人的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现实,把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相结合。
总之,教育思想的转变,关系到教育的性质,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关系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模式。所以,在“十二五”期间,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就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真正实施新课程教学,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向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就一个更好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新华社北京,2010-2-28.
[2]高道苟,谢曙光,周金根.重树“以人为本”的大教育思想[J].教育研究,2005,8.
[3]高文兵,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下一篇:让学生在第二课堂里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