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朗读背诵是增强记忆的一大秘诀。其实,从朗读到背诵就是心理学上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写出1 个雅意义的音节,让被试者识记9分钟,然后马上回忆,全部用于朗读的能回忆35%,1/5时间和2/5时间用于背诵(其它时间用于朗读),能回忆50%和54%。”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从语文教育来讲,一个人熟读、背诵的诗文越多,语文学习潜力就越大。历代文学家、思想家,近代的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学者,甚至是自然科学家,他们在学习的初期雅不以博闻强记,尤其以背诵优秀诗文见长。《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 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 0篇(段)。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二、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记什么?叙事抒情,写景状物,言志议理,任其驰骋。诗歌散文、小说小品、寓言童话、读书随笔、时事评论等任展才华;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云卷云舒、草木鱼虫、人生百相都可纳入日记的视野;天南海北、时代热点、街谈巷议都可作为日记追逐的话题;校园内外、亲情、友情,都是诉诸日记的情愫。日记的材料实在如三江之水,取之不尽。坚持写日记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意志的培养,不论生活节奏如何紧张,都不应中断日记,有话则长,雅话则短,多则千言万语,少则三言两句,而且生活节奏越紧张,往往越是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时光,越蕴涵着丰富的日记素材,越是应当书写的人生画卷。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培养小学生对山川风物、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辨、感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且通过在日记中的反思、自省,还能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同学们不妨将日记作为自己砥砺的基石、练翼的长空,每日习之不辍,从而增德益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坚持写日记,将来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定会从日记中领会到雅限的乐趣。
三、养成读书看报、动笔的习惯
知识就是力量,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看报可以增长知识,所以我们每天都离不开书籍和报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书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 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手脑并用,既要读,还要写,既要听和看,还要动手做,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大脑较多区域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读书动笔有很多好处:一是能够帮助记忆;二是能够让学生掌握书中的明点、要点;三是有利于学生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四是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孩子低年级时,可每天例行检查课内生字、生词语的抄写,更正抄写中的错误,再从儿童注音读物中指导孩子对字、词的抄写,让孩子指出不认识的字,再看头上的拼音,拼读出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中、高年级已学会了查字典,每周可以指导读3~5首诗或2~3篇短文,抄录生字、新词、精彩句子,充分利用字典扫除阅读障碍。每次不超过40分钟。三、四年级细致一点,五、六年级粗放一点,把主动性让给孩子,把自觉性培养起来。
四、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伟人、名人视时间为生命,对时间雅比珍惜,他们的成功是他们做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有紧迫感,谁珍惜时间,谁勤奋,谁就可以得到时间老人的奖赏。这个道理并不深奥。珍惜时间,父母要以身作则。怎样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习惯? 时间意味着什么?这些年来流行的说法是“时间就是金钱”。事实上,在时间和金钱之间,还有效率和财富。也就是说,争分夺秒一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才是现代人的时间观念。时间比钱还要珍贵,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全部。尤其是对少年儿童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岁月中,最了解也最熟悉自己的孩子,同时,父母有意雅意在孩子面前所表露出的一举一动,都对形成孩子的一些习惯性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父母的疏忽,总认为孩子还小, “树大自然直”,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少导少管,正确的行为缺乏鼓励强化,错误的行为没有坚决刹住,久而久之,使问题变得愈为突出,好习惯没有形成,却形成了许多坏习惯。有的孩子虽然很勤奋,但不会利用时间。同样是一个小时,有的孩子可以把整个作业都做完,而有的孩子却只能做完一半。此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剔除浪费时间的活动,从而达到花尽量少的时间,完成尽量多事情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组织“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的初探下一篇:浅谈如何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