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教师要遵循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规律,有所选择地使用即时反馈和延迟反馈,实现课堂的多元互动,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即时反馈;延迟反馈;思维发展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各个层面的科学反馈,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水平,促进师生的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用即时反馈为学生打开心灵之窗
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片面追求高分数,一心只想将“真理”硬塞给学生,师生互动单调,生生互动缺乏。教师可以利用即时反馈的及时性、适切性、灵活性打破这种局面,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不同,教师和学生间易形成隔阂,阻碍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这种情况在管理学上称之为“位差效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低自己,使自己融入到孩子中间去,用学生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和组织教学,给学生心理安全感,使学生放开防备心理,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表达,实现思维的灵动、舒展。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完善学生的人格,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不断给予学生前进动力,激发学生思考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的即时反馈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即时的回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控和导向,促使学生不断向前,随教师思考、探索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时,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发现、总结、建构起分数的意义。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从教师的准备的10个圆中任选几个(1个除外),并找出所选圆的“1/4”。学生们完成的很快,多数学生选择了4个圆,然后把其中的一个圆涂上颜色。说明多数学生此时对“1/4”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了解到是“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但思维中的避难趋易的惯性使他们选择了最容易的一种。如果教师满足于学生的表现,不能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对本节课的教学及以后学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用延迟反馈期待学生思维的“下一班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一些理论,学会等待,把握好反馈、评价的时间,合理推迟定性的评价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欲望,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尊重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应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允许甚至是欢迎学生犯错,从学生的错误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我出了一道检测题1/8 = 5/( ) ,让学生填空并说出思考过程。多数学生按照分数的基本性质说,但是有个学生说:第一个分数的分母是8,转化后的分数分子是5,直接用8乘5得40。
对待这个学生的做法,我并没有直接下结论是对还是错,而是让她再举几个例子“试试看”,她先后举了1/ ,1/9,化成分子是5的分数,用分母乘转化后的分子,结果都是正确的;这时也有别的学生举了3/5 = /( ),4/9=8/( ) ……,判断说直接用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乘第二个分数的分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后来他们总结出只要原来分数的分子是“1”,这个学生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还有的学生得出了等式两边的分数分母、分子交叉相乘结果相等,这不就是以后学生要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吗?由此可见,只要给学生机会,他们的创造力是雅穷的。
2.学会等待“那时花开”
有些教师习惯于在学生出现错误后马上进行反馈、评价,认为这样可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实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可适当延时反馈,一方面给教师对学生错误加以分析的时间,判断学生的错误是创新过程中的失误还是思维上的不完善或是掌握确实有问题,使教师的反馈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另一方面给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完善、继续学习的时间,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给了其他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
延迟反馈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新课改的思想。包容学生的错误、发现学生思维中的创新点,不仅给了学生机会,也给了教师调整自己教学思路的机会,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多姿。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 张定强主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3] 聂艳军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年2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下一篇:多种策略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