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良好文化涵养。“新课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重视学生的原始感受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诗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我国的古典诗词追求平仄、押韵、节奏,要求“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起的某种“情趣”、“神韵”。这些审美特征,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去体会那种神韵,而朗读则是达到这一要求的第一步。朗读能把雅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学信息的再创作。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感情。在整个朗读的过程中去获得感性的顿悟与发现,去琢磨领会流贯于作品中的意境、情调乃至意象的丰富意蕴。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全诗的节奏基本上是舒缓深沉的,但对演奏琵琶那段,却应当扣紧琵琶旋律的抑扬变化,读得缓急有度,方能体现音乐及作品本身回肠荡气的魅力,也才能使学生更好领会作者因琵琶女的沦落身世,引发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共鸣。
寻找契合点,应建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优秀诗歌的丰富内蕴与学生浅短的阅历之间总是不能契合的,教师作为主导,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相通点,使两者的思想情感产生感性的契合,以便能深入体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感性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诗歌的意味、意境、理趣。
一般来说,学生在接触任何诗歌时都会有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可能正确,也可能离题万里,但不管哪一种都是真实的,是学生的自己的阅读体验,是学生走向诗歌中超感性境界的跳板,教师应十分珍视这一原初感受,这是寻求感性契合的基础。
二、深层对话,完整把握
感性契合是初步导入,使学生产生领悟诗歌的兴趣,是诗歌与学生的初步吻合。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难免使教学浮光掠影,同时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也将被阻塞。因此我们还要深层对话,完整把握。
深层对话是为了挖掘诗歌意蕴,拓宽诗歌意境,收获更丰富的审美体验而进行的心灵碰撞和交汇。深层对话应建立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不应以术语套话插标签,或者进行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八股式的机械小结,而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自然的穿插点化来实现。
完整把握诗歌要注意:一首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肢解。诗歌是完整的。诗人对所写的情与景往往是成竹在胸,他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诗歌教学讲求完整性。秘鲁诗人塞萨尔・巴列霍说:“一首诗就是一个生命单位,它比自然界中富有生气的生灵生动得多。一头动物截去一个肢体,它仍然可以活。一棵树砍掉 一个枝子,它仍然可以活。但是一首诗删去一个诗句,一个单词,一个字母,一个书写符号,它就活不成了。”
但是诗歌的本质还是抒情的。这种抒情的特性使诗歌忌讳记叙过程和说明因果,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字里行间有跳跃转换,形成艺术空白。许多优秀的诗歌行文含蓄又曲折,诗人有时写而不“满”,留有空白;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中形成了若干“空”与“曲”,这需要通过想象完整地把握诗意。另外,诗之美不仅仅是语言,还有韵律、色彩、语调等语言之外的手段。诗的语言是“陌生化”的,爱尔兰著名诗人希尼说:“诗中的象征越旧,越传统,就越缺少创意。” 越新鲜的,富有个性的语言越能拓宽诗的想象空间,对读者的冲击力也就越大。以上三种情况都增加了我们完整把握诗歌的困难。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完整地把握诗歌呢?针对上述三种情况,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化跳跃松散为连贯流畅。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诗性直觉能力;能准确理解诗歌意蕴。在此基础上,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补充和丰富其内涵。然后把上下句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准确、流畅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二,以一点统全部。要求从整体把握诗歌并不是机械求全、面面俱到地讲解,而是抓住诗的旨趣,或诗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把一首诗的其他元素都统一到这旨趣或部分中来。一首好诗的所有元素如艺术空白、韵律、语调、语言、形象等都是为诗人旨趣服务的,所以在教学中应灵活地将诗的相关元素纳入到理解诗的旨趣这一环节上来。当然,有的诗歌旨趣并雅多大价值,而是诗的某一元素独具匠心,这时候,教师应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这一元素。
总之,诗歌的审美化教学有助于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具体到一首诗的教学中来,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诗的精华所在、美的所在、旨趣所在,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获得创造能力。所有的教学手段都统一到这一点上来,就会出现和谐的课堂氛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一篇:发现和应用英语教学中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