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主动性、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政治课程的教学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并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课堂导入、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生活、设置悬念、政史结合等方面阐述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教学互动;联系实际;好奇心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政治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堂走出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已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即兴趣是我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最大动力。“要我学”与“我要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在思想品德课上提升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的几点做法:
一、 思想品德课堂的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明确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新教材中“阅读与思考”,是最基本且行之有效的导入方式。教材中每节内容开始前的“阅读与思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教学内容上是一个新的知识点的引入,在教学形式上则是一节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的开始。例如,在讲“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节内容时,开始阶段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想法,可以和大家共同分享。之后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出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用科学的观点再分析学生想象中的各种理想社会能否存在。这样使得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所思考,有所期待地接受新的教学内容。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心中的疑惑。在讲课中,教师除采用讲授法外,还可采用情景设置法、讨论法、引导阅读法、讨论实际问题和练习题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某些课题的若干内容,还可让学生自学掌握,甚至还可以引入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利用身边小事,结合实际深化教学内容
新课改中提出政治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思想品德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依赖于人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以政治教学不但要挖掘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更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将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应用到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以情载理,以情育人。
四、 利用好奇心,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积极性
设问法是最传统的教学引导,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反复采用的简便易行的教学形式,在讲解一些较抽象的、逻辑性强的问题时,可以连续使用、层层递进。例如,在讲授“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这部分内容时,提出过一个问题:你知道当今中国谁的名字最“值钱”吗?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看到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则叙述:据一个专业评估认定,袁隆平这个名字的“品牌价值”高达一千亿人民币。学生们大吃一惊:“为什么?”教师继续:为解决中国人口多,吃饭难这一严峻问题,袁隆平苦寻增加粮食产量的新路。从19 2年开始,他重点研究杂交水稻,几经磨难,矢志不移,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杂交水稻优势的人,在当今中国,一半水稻的种植面积和百分之六十的水稻产量,均源自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他也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不看重名利,追求的是为国分宝,为民解难,这才是最高尚的追求,才使他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屡获佳绩。这样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关教学内容。
五、 利用历史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政史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人们常说:政史不分家,中考也是思想品德、历史合为“文科综合”。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结合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将会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刻地领会教材内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法的实施策略探析下一篇: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实践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