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使教师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是所有学校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由此对教师培训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需要我们以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引导教师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我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主要承担全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全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为办学宗旨,在全面提高传统培训质量的同时,积极尝试远程网络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在不影响教师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快速、系统地丰富教师的教学知识,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调配方面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真正体现网络教育资源快速便捷和跨越时空的优势,但也存在部分学员应付了事的现象。怎样把远程网络学习与校本研究性研修有机结合,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这一培训方式取得实效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调研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是构建合适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性的基础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师培训工作,是培训者和管理者直接面对的课题。实践证明,培训内容的适用、施训形式的变化、机制管理的科学与否,都应以参训者的评价为标准,否则,空谈培训效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调查入手,了解教师需求,把握教师成长动态,是实施有效培训的基础。为此,我校十分重视调研工作,每学年都要求培训处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调研,写出书面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发现以往的教师培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培训主体方面,以培训机构集中培训为本位,不够重视基层学校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培训理念方面,以理论灌输为主,或以案例解读为主,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参训教师难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行为;培训对象方面,忽视参训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性;在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统一性过强;培训目标方面,偏向于参训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参训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不到位,实践能力难以提高;培训手段方面,形式单调,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培训管理方面,依赖行政组织,强调纪律约束,关注考勤签到,教师的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效益方面,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行程上,早出晚归,身心疲惫,基层学校还要负担较为沉重的差旅费。而以校为本的研究性远程培训不但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还可以建立起浓厚的研究性学习氛围。
二、构建以校为本的研究性学习机制,是实施远程网络培训提高培训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这是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员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工作、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学员间的协作、交流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校为本的教师研究性远程培训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受训教师构建一个新型的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让受训教师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从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教学问题的学习活动。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应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据此,在以校为本的教师研究性远程培训学习模式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周密设计:
1、提出切合实际的研究主题。
教师研究性学习远程培训模式在提出研究主题阶段,辅导教师要根据设置的培训专题结合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情境提供适当的研究问题,以激发受训教师去思考。辅导教师给出的情境或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受训教师当前或未来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使其能够在运用获得有用知识的同时用科学思维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情境或问题通过网络论坛公布出来,受训教师可以向教师咨询,也可以与访客切磋,最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教学实际等确定自己的主题。这样可以引起受训教师的共鸣,使解决问题的需要成为学习的内在动机。
辅导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个面向全体受训教师电子公告板或QQ群,让他们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见解,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对此课题有兴趣的其他学员也可以选择加入,与开题教师共同组成合作小组,辅导教师还可以指导合作小组设计课题、确立课题、完成课题应选择的方法和步骤、撰写开题报告等。
2、深入研讨主题。
确定了研究主题,并且对用以完成课题的方法、步骤等做出细致的思考之后,学员就可以主动地获取各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相关资料或信息,或者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经验积累信息。然后,对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综合,初步得出结论。由于每个学员思考的视角不同,感受不同,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协作学习小组成员能在达成共识与尊重别人意见之间找到平衡,这样才能充分锻炼参训教师的合作能力,使他们在自然与社会、个人与集体、讨论与协商之间找到最适当的结合点。
在此过程中可结合远程相关专题内容或理论专著边学习边研究,实现教师、学员对专题网站的共建和共享,充分发挥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超媒体、大容量等优势,使受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主动进行知识重构和创新,并形成初步的研究结果。
研究性学习需要充分的对话与交流。因此要将得出的初步结论放置于专题讨论区予以分析和讨论,每位受训学员都应参加讨论,受训学员个人、课题研究小组需要为自己的结论答辩。除了参加讨论外,辅导教师还要进行组织和调控,以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每个讨论者依据自己的视角和论据展示个人的观点,并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别人的观点,这种个人意见与群体观点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受训学员的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是很好的促进。经过分析讨论后,可能使受训学员个人及研究小组重新思索和审视自己的课题,从而转回到重新学习专题拓展内容、寻找新的论据、修正结论和展开新的研究上来。若发现产生新的问题,辅导教师应当使小组成员就新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研究。尽管分析讨论有时不能马上产生最终结论,但这也是得出最后结论的不可缺少的思考过程。经过一次或几次反复讨论之后,他们就可以产生比较成熟的结论,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表达、展示研究成果。
经过一系列的学习、讨论与研究,学员得出了较为成熟的结论,这时辅导教师要积极组织学员发表研究的成果。成果的发表可以用网络上传或以新闻组的形式将各个成果对比展示。小组成员也可以在发布成果的同时,附上本组或本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思想、步骤、方法或心得。这样,一方面是给受训教师展示的机会,也是对受训教师的鼓励,另一方面也可供其他学员在研究中参考。研究者成果的发表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示学员的风貌与才华,也可以在对比中促进学员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如果学员的研究成果处于先进水平,可以引导他们撰写论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术繁荣,又可以让学员真正走进现实的教育科学研究中,促使其迅速、健康地成长为教学科研型教师,还可以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全区教师整体素质共同提高。
三、规范过程管理创新评价机制,是实施研究性远程培训提高培训实效性的保障。
1、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提供一流的培训资源。
在远程培训中,要根据教师的培训专题的需求,选择最具实力的培训机构及研究机构专家负责提供一流水平的远程培训资源。根据培训的目标要求,研究本地区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有关培训方案,配合相关机构开发地方培训课程资源,组建培训者骨干队伍,并按照培训机构的安排和要求,参加培训者培训,负责开展远程培训辅导教学工作。
2、明确培训内容、步骤、过程和方法。
整个远程学习过程可具体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通过网络学习远程课程资源,参加教学讨论,由此提高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补充知识,拓宽其视野。第二步,参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在辅导教师及本校同行的帮助下深入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思路与策略。第三步,根据提出的思路和策略,学习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自己的问题。第四步,在上述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反思学习成果,深化理性认识,明确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及措施。这样的培训方式不仅能够较好的解决以往中小学教师培训理论脱离实际和流于形式的问题,有效地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还能真正体现继续教育按需施训的原则,既符合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努力方向,还能充分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3、改革评价机制与评价方法,强调考核的实践取向。
评价应当充分关注学员的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现代远程培训条件下的考核工作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远程学习过程考核,要求参训教师将其学习过程、体会、思考、感悟、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形成一个学习报告,作为第一阶段考核的依据;第二部分是研究和实践考核。在远程培训研究性学习提出主题阶段,主要关注参训教师的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在研究讨论主题阶段,主要评价参训教师的研究方法、活动程序;在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阶段,主要关注参训教师的研究报告、研究体会以及研究成果中的创造性成分。综合参训学员在这三个阶段的实践及成效,以其教学行为的变化程度评价这一阶段的学习成绩。最后综合两个部分的考核情况,评定参训教师的总成绩。整个考核过程由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组织实施,由辅导教师、学员所在学校校长及有关领导、学员本人共同参与。这样的考核办法能够有效避免卷面考核的弊端,较好引导学习者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学习优质远程培训课程资源,深入反思,切实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真正达到培训考核的目的。
按照上述远程培训模式实施培训,不仅能够解决培训资源在传输过程中严重衰减的问题,大幅减少培训成本,尤其是教师自身承担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较好地体现按需施训的原则,实现培训的个性化,使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们将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研讨,特别是在比较薄弱的辅导教师的培训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把这一行之有效现代培训模式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为我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语文课上的导学互动式教学尝试下一篇:对美术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形式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