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行程问题的教学

[复制链接]
查看: 846|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8-23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中的行程问,主要研究求两地相距多远、求相遇时间和求其中一个物体的速度等三种情况。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其基本数量关系虽然仍是速度、时间、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因涉及到两个运动对象,因此解题时还要考虑到以下因素:运动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和运动结果。教学时要注意:
   一、要创设情景,熟悉数量关系。
   在开始教学行程问题时考虑到学生缺乏有关方面的观念,因此先组织学生到室外搞些活动,显现有关行程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熟悉有关数量关系,使学生对相遇问题中两个运动物体的出发地点,行程的时间和方向有个明确的认识,对“相向而行”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感情认识,特别是出发时间,同时或不同时,运动结果相遇;尚未相遇或交叉而过。这样,学生在解这类题时,才会重视弄清题中的运动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和运动结果,正确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二、使学生掌握审题技术。
   许多学生往往拿到习题就想怎样列式解答,让学生别忙想算式,先认真审题,并指导审题技术。
   1、搞清楚基本数量关系及几个相关因数,引导学生进行审题活动,必须依据行程问题三个基本因素:速度、时间、距离,判断题目中给出的哪两项,具体表现在题目中哪项数量是速度,哪项数量是时间或距离,直接给出还是间接给出;要求解答的是时间或距离或速度,题目是否提供了符合解答的必要条件等。如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告诉的是火车行驶的( ),要求这列火车行驶的( );又如教学求距离的相遇问题,要在学生对相向而行已有一定感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特别要使学生明确,①因为两者是“同时”出发,所以从出发到相遇两者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②求两地距离,即求“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里,两者共行的路程。例如从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 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可知①,从出发到相遇,客车和货车都行了4小时②甲乙两站的距离,即4小时内客车和货车共行的路程。这类问题有两种解答方法;一种是先分别求出两者所行的路程,再求路程之和;另一种是先求出两者的速度之和,再求路程之和。
  为了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以上题为例借助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到两列火车同时出发,对开1小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或靠近)( 0+50)千米,再开1小时又缩短( 0+50)千米4小时共缩短了4个( 0+50)千米,两车相遇了,也就是行完了全程,所以全程(即两地距离)是( 0+50)×4=440(千米)。
  教学求相遇时间应用题时,可从改编求距离的行程问题引入,如把上题改为“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40千米的两站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 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使学生看到这两种应用题的联系,以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几小时相遇”就是“两车同时走几小时把全程走完”。
   三、在变式中灵活应用。
   注意引导学生把这类典型应用题的解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进一步开阔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好基本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些稍有变化的题目,可以是给出条件方式上的变化,可以是所求问题的变化,也可以是题材上的变化。事实上,实际生活中有些共同修路、共同挖渠,共同耕地,共同完成一批生产任务的问题与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的结构相同,数量关系相似,都可用解行程问题的思路去解答,让学生做这些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试谈行程问题的教学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研究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3 1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