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背景
“多元审美”一词来源于两个古希腊词:pola和aisthesic。在这个复合词中,poly是指高质的意义上的“更多”。Aisthesis最初是感知的意思,现在它的拼写已演变为aesthetis,意义也演变成了“美”(沃尔夫冈・马斯特纳特,2008年,第3 页)。“多元审美”兼有两种意思:既指感觉意义上的美感,又指精神层面上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感官和精神同时受到美的触动。它反对将一般意义上的感官体验分割开来,崇尚身心各部分的协调组合。这一哲学观点是多元审美教育的思想基础,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
在音乐教学中,怎样积极调动各种感觉经验以及运用各种可能的表现手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多元艺术审美、完成音乐学习的体验、比较、探究和合作这一过程目标,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目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虽已具有较强的课程改革意识,但还未能真正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实质,许多教师仅仅教条地追求形式上的改革,教学中片面强调音乐教学过程的表现形式,课堂教学设计生硬,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为了教学“过程”而走过程,未能将课堂教学目标灵活巧妙地融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多元审美教育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
1、在音乐教学体验过程中的体现
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发表独立见解,将教学内容融入于体验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感知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如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这一课的教学:在进行内蒙民歌风格的体验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内蒙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它独特的长调唱法,而真正的长调比较随意即兴,如果单单让学生进行机械模仿,难以充分地体验和表现蒙古族长调的风格特征。因此,我先选择了由同学们比较熟悉的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MTV请大家欣赏,引导大家联想蒙古草原辽阔的形象,感受蒙古族民歌“宽广的气息”特征,还有比如“清清的湖水”这几句的“颤音唱法”,然后再请大家模仿学唱,体验这种“声音颤动”的感觉,同时利用了视觉、听觉、迁移联想、模仿歌唱等多元审美体验方法,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体验蒙古长调民歌的唱法特点。
2、在音乐教学比较过程中的体现
“比较”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音乐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音乐的情感、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等多元因素,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诱发学生的多元审美思维,使学生的听觉、思维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先听一听歌曲独唱《鳟鱼》,然后欣赏童声合唱《鳟鱼》,随后请学生讨论比较、进行小结。学生由此可以认识到由于这两种演唱形式的不同、音色的不同、单旋律与和声等多元因素,使得同样一首作品在表现力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听来感受相去甚远。通过前面声乐作品的欣赏讨论,学生已加深对主旋律的印象并了解歌曲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拓展欣赏钢琴弦乐五重奏《鳟鱼》。通过了解钢琴弦乐五重奏的音乐知识、比较每一个变奏的特点和各自给我们带来的不同听觉感受,再由学生比较器乐曲和声乐曲的特点,总结出声乐曲由于有歌词,内容具体形象,而器乐曲变化丰富,没有歌词的限制,能够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的结论。
3、在音乐教学探究与合作过程中的体现
探究与合作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合作是指在小组或班级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的自由讨论是音乐欣赏探究的常用方法,它能使学生之间得到交流,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创造性地理解乐曲,并从中外音乐文化中汲取营养;而合作则更多体现在音乐艺术的集体创作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合作使学生融入群体、淡化自我,通过合作(合唱、合奏及其他形式的创作表演)使学生了解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是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艺术教育的独特性与持久性,恰恰在于它可以综合调动多种感官,在艺术体验中,身心各部分充分发挥平等的意义,进而从整体上启发思想,触动精神,并且对个体一生的心灵气质造成长远影响。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