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统一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当前美术教学的改革热潮中,与这一理念相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即使采用了新的形式和新的方法,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还会不知不觉地显现出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为目标,过分强调知识系统,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在这种形式下,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己成为学科教改研究的总课题。而在实际教学中,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构建《美术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途径。因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体现教师组织教学的技能和方法,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桥梁。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构建了“鉴赏激趣、尝试探究、讲解点拨、讨论提炼、点评总结”的五步教学模式。
通过五步教学模式,建构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作用,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渗透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之中。
1.鉴赏激趣阶段
鉴赏激趣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做好积极学习新课的心理准备的教学环节。此环节是实现“感受鉴赏美术”的必要条件。通常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主要运用设疑激趣、鉴赏激趣、情景激趣、故事激趣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的伊始就唤起学生鉴赏美的欲望。
2.尝试探究阶段
教师先利用课件中的优秀美术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请学生从整幅画中找感觉,找画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接着请学生再进一步观察,从作品中逐步发现构图的方法、色彩的运用、作品的技巧等,逐步体会到美术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雅一不是画家娴熟技巧的体现,雅一不凝聚着画家的思想、阅历的精华。通过这一步步地观察,学生们接受了美的熏陶,体会到作品的情趣,找到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途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和途径去分析一幅新的美术作品,并且发表自己对这种艺术作品的感受。
这部分练习教师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要求每个人用自己的方法去鉴赏和分析同一幅作品。与此同时,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讲讲自己鉴赏的方法,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水平,从而感到鉴赏美术作品并不难,自己完全可以去试一试。
3.讲解点拨阶段
根据学生尝试探究的情况,教师再进行一步步的讲解和点拨,让学生掌握到正确鉴赏美的方法和途径。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示范分析,对于学生尝试中出现的问题,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教师可以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讲解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时,可充分利用课件的功能,从各个细节方面逐步对作品进行分析讲解,由背景知识介绍――整体绘画欣赏――局部绘画欣赏――人物表情分析――全画的布局――构图的特点,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领会中国人物画鉴赏的步骤方法,也更深入明白了人物画“传神写照”这个绘画理论。
这样的教学学生看得明白,学得真实,也能较快地掌握鉴赏作品的真谛,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
4.讨论提炼阶段
强调学生自主发展已成为美术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扬弃、也是教与学关系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让学生处在-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地位,提倡创造性自主学习,呼唤主体觉醒,是课堂教学探索和实践的取向,注重实践,充分挖掘师生角色的吸引力,使美术课堂时时焕发青春活力。
在本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再次去完成鉴赏的任务。完成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与同座或邻座间讨论后完成,也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每个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5.点评总结阶段
在鉴赏课结束前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是鼓励学生继续拓展和探索美的最好方法。最后的总结还要延伸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学会在实践中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这个过程时间虽短,但是教师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既可使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系统化、理性化,又能使其结晶升华,产生新的飞跃。
“欣赏激趣、尝试探究、讲解点拨、讨论提炼、点评总结”五步“学导式”教学模式,可以灵活运用,特别是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因“课”而宜,这样可以使教学达到更优化。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雅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是综合化的,教学过程是多样化的,本模式在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而灵活运用,选择要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探究性。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与创造。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和以往的教学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课本内容的编排上,更多的体现在教学的形式将打破旧的传统模式,使创新教学将粉墨登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议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下一篇: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