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阅读作为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一向是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最根本途径,而课外阅读又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语文能力提高的有效保证,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在这里仅就当前阅读课教学的以下几个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关键词】阅读氛围;内容引导;阅读小组;教师要求
一、营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
(1)构建课堂民主气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课外阅读教学中只有实施多元解读,使学生品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使他们自信、自主、自我肯定。
(2)发展弹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课外阅读既是弹性思维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规律性体现,又刺激主体自身弹性思维的持续发展,使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现,不断否定,不断突破,不断创造。
(3)彰显学生个性,完善主体生命。 教育的本质回归意味着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在激励求异的原则下,课外阅读的课堂气氛是宽松而民主的,学生敢持己见,标新立异,有充分的心理空间和自我意识,因此,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以健全。
二、加强新课程意识下的阅读内容引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课外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面,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
(2)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3)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三、组成相容、互补的课外阅读小组
课外阅读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人数可在4~ 人之间。可考虑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这样,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等良好小群体的心理原则可落实。组成阅读小组的这些优势不是自然而然地体现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阅读,学会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吸收,达到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
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界;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四、课外阅读教学对教师的发展要求
课外阅读教学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扼制学生智能范围的封闭、僵化模式的否定,构建多元解读阅读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的发展性要求是:
(1)更新语文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持续发展为实践归宿的服务宗旨,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
(2)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素质,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关注当代社会广阔的信息环境,适应学生从多维角度提出的各种问题。
(3)不要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意识,要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构建民主的课堂气氛。
(4)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彰显个性化教学的魅力,打破传统教学中压制教学个性的几步法、几段式“标准化”课堂构建模式,向“雅模式”教学境界升华。
(5)充分肯定有发展价值方向的解读途径与结果,让学生在被肯定中调动主人意识,树立信心,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完善自己的个胜品德。
( )充分考虑阅读主体对客体的个性化需求,尽管今天的教材向一纲多本发展,但教材编选受学历培养目标与编者意志限制,不可能满足阅读主体的个性需求,因此我们应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健康高雅的个性阅读材料,营造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优秀的文化品质。
参考文献:
[1]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庆国:《教育评价学概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
[3] 柳夕浪.从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看课外阅读指导.江苏教育.1988,(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