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活动的主要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感悟、获得经验,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这门新课程展现独有魅力?
一、创设活动主题,开发课程资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是选好主题。主题的选择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开始之前便“跃跃欲试”,这样才会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之外去真正探究。生活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事物,如吃的、穿的、用的,充分利用起来,便可作为活动资源。
1. 巧用身边物,活动资源有情趣。围绕鸡蛋,我们开设了“体验真情”的实践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坚持保护一周“蛋宝宝”,且每天记录“蛋宝宝”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周到的生活习惯,从中体验到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学生由养育“蛋宝宝”的经历联想到自己,被父母呵护养育了十几年的辛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 依托基地园,活动资源有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展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基地资源,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在学校的蔬菜塑料大棚里,家长和基地负责人指导学生栽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并观察其生长过程,同时采访基地负责人关于黄瓜的种植、栽培和管理的知识,随时记录,跟踪调查,由此,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锻炼了自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栽种蔬菜知识。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青山绿水的美丽,体验生活的真谛,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雅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留心搜集,便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融和其他学科,提高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存在密切联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的知识技能在各学科教学中拓展、加深;而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亦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借学校开展“读书朗读比赛”活动之契机,我们开展了“唐诗朗诵,文化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全面搜集唐诗,各小组纷纷制定活动计划,教师跟踪指导,经过多次选拔比赛,脱颖而出一批优秀朗诵者。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了解“初唐四杰”,为唐诗开创了昂扬基调与壮大之美的新潮流,为一代唐音的繁荣拉开序幕;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为唐诗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且涉猎了很多课外唐诗,其中孤篇盖全唐的盛世之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学生已耳熟能详,因此,对唐诗有了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加深了诗歌印象。由此可见,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力促进了语文学习:
1. 真正提高了诗歌朗诵能力,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 使学生再次走进古典文化的殿堂,进一步品味咀嚼精美绝伦的唐诗带给人的雅限快乐与幸福享受,使这次美妙的文化盛宴如丝丝春雨滋润了学生的心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激活课程评价,提升美丽自我
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特点。参加评价的教师,家长,学生,学校的点评,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长久性和多彩性。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互相评价,老师、家长直接或间接的温暖评价,会长期记录在学生自己的活动记录中,同时,以较好的文采记录着活动中的酸甜苦辣及活动后的感受。每次活动的开展,都不同程度的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在开展“饮食与健康”活动后,一学生想改掉挑食的毛病,在老师的真诚评价与鼓励,家长的正面评价及监督下逐渐改掉了挑食的毛病。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多元的课程评价是学生掌握各种实践技能、提升美丽自我的有效催化剂。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实践活动方式更加异彩纷呈,只要秉持落实自主实践、追求过程价值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理念,各种潜在的,显性的课程资源必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正确引导而不断丰盈、不断创新,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这颗教育奇葩必会绚烂夺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科教学的渗透下一篇: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美术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