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观探析

[复制链接]
查看: 1371|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20
发表于 2020-8-24 16: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探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组成、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及其基本价值取向等几个层面,提出了教师在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时的几点基本注意事项,以期能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成效越来越具体地显现出来。
【关键词】:课程观;素质教育;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1-05 8(2011)35-0035-03
  
  课程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教学目的、内容、范围、课时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了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过程。它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教育内容的总和,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等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存在许多误区,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些误区越来越尖锐而具体地显现出来。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认清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并以此作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高校公共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结构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是指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内在联系。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结构由显性体育课程和隐形体育课程组成,显性体育课程又分为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其中,体育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这些课程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任何一方面都不可予以偏废。
  高校体育学科课程。这是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基本形式。它是依据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需求,从体育科学中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并加以合理组织,制定有关标准、规定教学顺序、安排教学学时的课程。必修课是高校体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培养大学生基本的体育素质及基本体育技能,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它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一旦过高,易造成大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制约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大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素质的需要,允许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的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该在观念上正确看待体育选修课,充分重视选修课,把它放在与必修课同样重要的位置,使选修课在大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高校体育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动机为出发点而设置的课程。它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性,主张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对培养实用性人才有重要的作用。它较好地弥补了体育学科课程偏重知识传授,缺乏实际操作,造成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差等种种缺陷,与体育学科课程形成学用并存、优劣互补的有机整体。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它必须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情感、仪表、态度、理念、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此外,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教学设备、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传统风俗、体育俱乐部、体育宣传设施、体育教学规章管理制度等也都是隐形教学的组成部分。在体育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注意并且合理利用这些隐性课程,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高校公共体育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即是对“人”的教育,而身体素质教育则是其它素质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它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品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
  1.生成性
  体育素质教育课程不是一种先验的、固定的、既定的制度化教育要素,而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这种素质教育课程也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因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具备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与大学生共同构建,共同生成新高校体育课程。
  2.整合性
  知识经济的时代,各个学科日益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的整合已是全球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高校体育课程的整合旨在改变科目过多、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主体地位的弊端,以满足大学生选择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主题。针对这个特性,大学体育教师面对缺乏整合的现状,应开设综合课程,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使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获得全面发展。
  3.实践性
  知识是学习者在实践中逐步获得的,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并非终极真理,而只是过程,是个人经验的统一整合。体育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从强调知识积累转变到对创造知识的引导。高校体育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人士给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要以引导者、协调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从设计课程目标、实施课程策略、选择课程评价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实践和创造。
  三、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1.倡导人的全面教育
  我国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现代化”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体育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期的四有新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也是高校大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在竞争激烈的知识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一个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个人生存问题,还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发展与兴旺。因此,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要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最终的目标。
  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把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现代快速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精神过于紧张;摄取能量过多,造成高血压、肥胖症、心脏病等“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终身的体育锻炼,呼唤着终身体育教育的良好开展。而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很难达到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为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患病之间,即“亚健康”状态。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2.倡导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纵观21世纪的世界体育课程改革,倡导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高校体育课程过于注重体育知识传授,强调培养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大学生在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想实现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就要加强和完善实施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4]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欠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不够丰富。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过分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学习和被动学习,忽视了大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了大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也忽视了大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提高运动参与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社”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校体育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四、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在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时的注意事项
  1.高校体育教师要认清楚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相互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教学中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不但要提高从事的必修课的教学能力,还要加强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强化隐性课程的教学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从事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高校体育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锻炼,还要在此过程中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般主要通过六种基本途径来实现。第一,开展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体育的发展动向,以便掌握有关体育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素材;第三,开发和利用体育设施,包括体育活动场馆、体育设施、图书馆等等;第四,研究大学生体育学情,制定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第五,利用校外资源,包括各种体育俱乐部、各种机构、人文环境等;第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各种渠道。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多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师还要注意发挥指导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以指导,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4.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锻炼
  高校体育教师要迎接严峻挑战,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能,转变工作方式,学会终身学习。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但强调大学生需要拥有健康体魄,还要拥有健康心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于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强调素质教育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2]任永星.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祁龙祥.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及运动技术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3,(04).
  [4]管勇生等.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4,(04).
  [5]赵俊荣.论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5,(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理工科专业翻译选修课课程设计
下一篇:高校机辅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系统的研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4 16: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11

帖子

511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16
发表于 2022-3-12 16: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可以代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