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师声乐课程体系建构设想

[复制链接]
查看: 950|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97
发表于 2020-8-24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21世纪高师声乐界应把建构完备的课程体系作为最高行动纲领。指导思想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以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为契机和出发点,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的复合型声乐人才。打破“欧洲中心论”的价值取向,在多元文化景观下凸显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绚丽色彩与特有魅力。课程内容包括:技能技巧类,基础理论类,艺术修养类,综合实践类和特色文化修养类等五大类。
【关键词】:21世纪;高师声乐;课程体系;建构设想
  中图分类号:G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1-05 8(2011)35-0021-04
  
  一、背景问及指导思想
  声乐作为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包括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的师范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一直受前苏联、欧美及专业院校等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致使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当下我国声乐教育界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声乐学科课程结构单一,很不合理;课程模式雷同,师范性不强,还没有形成多样化的、比较完备的体系。这些问题,既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声乐界最大的遗憾,也与声乐界提出的建立中国自己的民族声乐学派(或称中国唱法)的崇高理想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课都开成了地地道道的发声技能练习课,严重忽略了艺术学科的内在本质,把资格的艺术课搞成了纯粹的技术课。长此以往,顺理成章地造就了很多声乐教师过分注重技术训练,非常轻视理论学习和艺术修养提高的狭隘声乐观念。这种教育思想已经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一届“新盖中盖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有好些美声唱法的参赛选手在演唱中太过于注重发声技术层面的因素,忽略了对所唱角色内在个性的把握,当然更谈不上去完美地塑造人物角色形象。这种情况在以往几届比赛中也存在,但本届比赛尤为突出。出现这种局面,对整个中国声乐教育界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中国声乐教育界至今缺乏的不是对于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缺少对文化层面和民族个性的关照。只要翻阅一下全国每年各大音乐学术期刊就会发现:在涉及声乐教育的学术文章中,研究声乐发声技术的几乎占了15~85%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左右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歌唱家频繁在国际舞台上亮相、获奖。2000年以前,我国派去参加的39项世界级声乐比赛中,获奖的有33项,沈湘被西方声乐大师班请去讲学,尊称他为MASTER,世界舆论惊呼“美声的故乡将东移”![1]这些足可以说明在这方面我国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笔者本意不是说这些歌唱家只懂发声技术,举这些例子旨在说明从技术层面上看,中国现在的声乐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当然,不是说研究发声技术不好,只是目前中国声乐界已经陷入了“唯技术论”的怪圈。21世纪声乐界面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争取早日建成自己的较完备的课程体系,然后再在该体系下来研究、观照声乐,培养声乐人才,使人们在观念上从声乐技术转向声乐文化。在整个世界都在进行课程改革,国际教育格局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这种需要已经变得更为迫切了。
  20世纪是由单一文明影响世界的时期,从现在开始走向文明相互影响的时期。西方文明不等于世界文明,西方音乐也不等于世界音乐。我国音乐课程主要是以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带有半殖民的烙印,已不适于时代的要求。随着全球文明时代的来临,中国传统音乐需要有系统体系化的课程。[2]从1949~1919年,音乐界在关于“音乐民族化”问题上进行了5次大的讨论,高校对这几次讨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初,中国文化界掀起了重估“五.四”,批判“全盘西化”,弘扬“国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潮。在这一背景上,音乐教育领域于1994年展开了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提出要从“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及文化策略”四方面对音乐教育加以改造,批评了音乐教育领域重技轻艺、忽略文化意识的倾向。同时,深刻反思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提出了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主张。[3]1998年 月,全国各地正式启动“经典诵读工程”;2004年4月11日德音的《国乐启蒙》研讨会,[4]都是为了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举。这一切都在告诉中国声乐界,必须建立自己的民族声乐学派,必须首先建构起完备的声乐课程体系,后者是衡量中国民族声乐学派是否真正形成的基本标尺(笔者观点)。
  21世纪高师声乐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为契机和出发点,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的复合型声乐人才。打破“欧洲文化中心论”的价值取向,在多元文化景观下凸显中国民族声乐文化的绚丽色彩与特有魅力。
  二、声乐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根据专业研究方向来分,可分为师范声乐课程体系和非师范(即表演)声乐课程体系。相比之下,师范专业声乐课程体系的影响力更大,而且问题更多。根据声乐教学行为实施的主体来分,声乐课程体系又分为教授的课程体系和学习的课程体系。这二者从本质上讲,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的冲突。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把落脚点放在高师声乐领域,并把其作为一个独立活动主体来加以考察,研究该范畴中应包含的各要素及自身的基本属性。根据国际声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现阶段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完整的立体化的声乐课程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板块的内容:声乐技能技巧类;声乐基础理论类;声乐艺术修养类;综合实践操作类和特色文化修养类。
  1.声乐技能技巧类课程
  主要包括:《声乐》、《观摩课》、《案例分析》和《视唱练耳》等。这一类课程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它是声乐课程体系的技术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凡是有音乐教育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此类课程。从开课的具体情况看,效果显著,培养出了一大批声乐艺术人才。从教学的组织形式上看,各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课基本上都分为声乐小课和小组课两种授课形式。声乐小课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对一的教学,即一个教师一节课只面对一个学生进行授课。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在发声及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课的结构基本相同:以一节课50分钟计算,前10~20分钟做发声练习,教师会呈示给学生几条有针对性的练声材料,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后30~40分钟开始演唱声乐曲目,主要目的是把练声与演唱结合起来,当然也会涉及到作品风格的把握与处理问题;小组课又叫“观摩课”,有的学校叫“艺术实践课”,就是指声乐教师在一定时间段内把本组声乐学生集中起来(有时候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比较正规的舞台上寻找演唱的感觉,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借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案例分析》课又叫“公开课”,由声乐教研室主任安排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听课。上课的教师一般会挑选自己组里面发声存在典型问题但一时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学生来进行教学,希望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的问题,有点象医院的专家集体会诊。这对教师教学的成熟和学生学习的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视唱练耳》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唱、听音训练、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能力,提高学生视谱、识谱的能力。这一类传统课程在各高校都开得较为扎实,但从1999级全国高校实行扩招后,由于师资、设备等跟不上,教学质量出现了较明显的下滑趋势。这不能完全怪声乐教育界,它属于发展中的问题,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成熟和人们对声乐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这样的问题是会得到圆满解决的。在这类课程中,典型问题是民族声乐教学的自觉意识较差,对民族声乐教学相关理论研究也不系统。上个世纪 0年代初,一些亚、非国家领导人访华,参观了我国音乐学院,曾就民族音乐薄弱问题提出了批评,引起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音乐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5]因此,在建构实施过程中,应加大对民族声乐研究的力度。
           
       2.声乐基础理论类课程
  主要包括:《嗓音医学》、《歌唱生理学》、《歌唱心理学》、《歌唱语言学》、《歌唱表演学》、《声乐美学》、《声乐艺术概论》,等等。这一类课程主要系统讲授与学生歌唱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他们在歌唱实践活动中能够由自发变为自觉,从纯粹的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也为学生将来从事声乐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类课程在目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计划中可以说是最为薄弱的。很多院校都由于师资、课时容量等因素,没有把它们作为独立的学科正式开设起来,只是由声乐教师在课堂上零零星星地介绍一点,造成了学生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缺乏,对学生现在的学和将来的教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嗓音医学》从医学科学的视角研究发声时声带机能状况、嗓音的艺术运用、歌唱卫生及嗓音保健等重要内容;《歌唱生理学》主要是从解剖学角度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清楚发声的一般生理原理,进而主动、自觉地利用身体乐器歌唱,不断挖掘其潜力。它和医学院校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不一样,研究的焦点主要是人体歌唱时的生理机能及调控机制;《歌唱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声乐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歌唱者在歌唱时的整个心理状态及心理调控机制。包括歌唱者的心理感受与反应,心理体验及感、知觉调控,歌唱注意力、记忆力及歌唱意志的调控,歌唱的思维与想象,歌唱心理的适应,歌唱心理的表现等内容;《歌唱语言学》是声乐学与语言学边缘软化后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它全面系统研究歌唱语言与人声、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以国际音标作为记谱符号,分析比较主要语种,如汉语、少数民族语种、英语、意大利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音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使人声唱出的语言体系能有一个共同遵循的规范,以便沟通和发展在演唱中的语言表现与处理的艺术规律;《歌唱表演学》主要内容是从艺术形态学的视角研究语言动作的抒情美学特质,形体动作的造型美学特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它借助于歌唱性的口头语言与肢体行为语言这两大语言符号系统,来创造和展示声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声乐美学》从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等角度研究声乐艺术美的本质、构成范畴及其表现特征,使歌唱者更好地把握声乐艺术美的内在规律;《声乐艺术概论》具有全面、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从多角度、多侧面观照声乐艺术实践活动,并为其提供理论指导。
  3.声乐艺术修养类课程
  主要包括:《声乐作品伴奏赏析》、《经典歌曲赏析》、《著名歌剧赏析》、《戏曲鉴赏》、《音乐文学》、《声乐发展史》,等等。目前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了其中一些课程,很不全面和系统,但这类课程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方面意义深远。
  《声乐作品伴奏赏析》通过欣赏声乐作品的经典伴奏(如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伴奏)来分析各种伴奏语汇,织体形式,研究演唱与伴奏之间的关系,及如何使二者达到有机的统一,以取得完美和谐的艺术效果;《经典歌曲赏析》通过大量中外经典创作歌曲、民间歌曲的欣赏,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曲目,了解著名作曲家、歌唱家的创作和演唱风格,以及熟悉各民族民歌的色彩个性;《著名歌剧赏析》欣赏中外著名歌剧,了解作家、作曲家及其创作背景,剧情梗概,角色形象,熟悉更多精彩唱段;《戏曲鉴赏》对我国主要剧种进行介绍并欣赏各剧种经典剧目,了解各行当的代表人物及代表剧目,熟悉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音乐文学”单纯从文本上看,它曾经是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少数院校的一个专业方向。本文提到的《音乐文学》仅仅是作为声乐大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相对独立的人文基础学科,是音乐与文学互相整合的结果。主要了解歌词写作及审美特征,歌剧脚本、戏剧脚本等的写作常识与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水平;《声乐发展史》是《音乐发展史》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了解中外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声乐艺术发展情况,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声乐史学观,进而确立起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多元化的声乐发展观。
  4.综合实践操作类课程
  主要包括:《声乐教育学》、《声乐教学论》、《声乐教育实习》、《民族民间音乐采风》、《舞台形体训练》、《舞台表演实践》、《歌曲作法》、《声乐教育展望》,等等。这类课程主要为声乐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系统理论、操作行为模式与技术手段。目前很多院校只开设了其中一些课程,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深化。
  《声乐教育学》是《音乐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声乐教学的外在形态与内在规律;《声乐教学论》更为微观地、直接地研究声乐教学活动的本质、规律、内容、要点、方法及原则等内容;《声乐教育实习》分为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见习活动的安排可分散也可集中,主要是观摩学习教师的声乐教学。实习阶段主要是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结构(发声技能、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及教育理论水平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对独立的声乐教学工作,旨在检验、整合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民族民间音乐采风》定期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向民间艺人请教、学习,收集、整理各民族原生态的音乐元素。让学生感受我国丰富的、多元化的民族音乐色彩,以便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吸收民族音乐的精华;《舞台形体训练》是训练学生舞台基本形体、形态的一门实践性学科,使他们能把肢体语言与歌唱语言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完美的舞台艺术形象;《舞台表演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创设各种实践平台,如独唱音乐会、年级音乐会、歌手赛、群众歌咏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歌曲作法》通过歌曲的构成知识和写作技法的讲授及实践,培养学生编写歌曲和分析歌曲的能力,为演唱打下基础;《声乐教育展望》分析世界声乐教育形势的变化及未来走向:包括声乐教学观念、声乐教育技术、声乐课程改革和文化价值取向等层面的内容。目的在于教育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考量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而清醒地认识到建构声乐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
  5.特色文化修养类课程
  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文学鉴赏》等。这类课程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哲学的思维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更多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等方面作用显著,对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功不可没。当前有些言论认为,艺术专业不应该开设这类课程,这实际上还是“唯技术论”的观念在作怪。先切换一下镜头,让我们在歌手赛的现场去看一看,或许会免除一场争论。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从第九届增加综合素质测试以来,几乎每届都有歌手在测试中暴露出了对某些常识性问题(如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芦沟桥事件、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等)一概不知。这又一次提醒声乐界,时下确有一部分歌手只知唱歌,文化意识淡薄,文化素养很差。笔者以为,21世纪的歌唱者一定是复合型的人才,他们首先是通才,其次才是专才。目前几乎各高校各专业都要开设这类课程,在此就不再累赘了。
  需要提及的是,有些学科边缘实际上很软化和模糊,很难明确界定其所属范畴,但为了研究方便,只好暂且将它们划归入某一类课程系统。也许这样的划分并不十分科学和完美,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毕竟在声乐课程体系的建构方面提出了一个美好的设想。况且,有些问题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好的,它有待于我们在探索中逐步加以克服和完善。
  总之,完美的声乐课程体系内容很宽泛,各类课程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技能技巧类课程是提高学生发声技术的必要条件;基础理论类课程是使学生在学习中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逻辑纽带;综合实践操作类课程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而声乐艺术和特色文化修养类课程则又是学生歌唱实践活动不断走向完美的肥沃土壤。只要这五大类课程能有一个较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这样的声乐课程体系就是比较完美的、而且也是最有效益的。
  
  参考文献:
  [1]李泉.中国声乐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音乐,1999,(3).
  [2]管建华.跨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建设座谈会纪要之“跨世纪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J].中国音乐,1998,(3).
  [3]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1).
  [4]紫茵.重建中华乐教,复兴文化精神[N].音乐周报,2004―4―30.
  [5]谢嘉幸.任重道远的跨世纪工程――历史进程中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199 ,(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改革
下一篇:驻华外交使节中级汉语学习班教材的词汇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4 17: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