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探析

[复制链接]
查看: 913|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71
发表于 2020-8-24 18: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职会计教师承担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的重任,教师的知识储备、职业素养、教学能力关系到能否高效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本文针对市重点课《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与实施策略的研究》项目,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重点对会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和笔者的思考,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会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1-05 8(2011)35-0085-03
  
  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会计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众多,而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会计教师是社会财务人才的主要塑造者,其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我国会计事业的未来。因此,对会计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会计教学中体现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适应性和发展性的职业能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会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更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而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大多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没有经过专门而系统的教育教学训练,也缺乏企事业单位会计实践经验,尽管有教学热情和较好的业务基础,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不充分,教学设计能力差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认真备课,才能讲好每一节课。备课前要熟悉所讲授会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及各种教学参考书籍、资料,跟踪会计学科最新发展状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备课时要注重教学设计,对会计理论和模拟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周密计划和详细安排,高效有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然而,有一些会计教师因教学经验不足或会计实操业务水平有限,备课仅仅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加工,不能按实际工作过程分项目教学,教学设计不能体现会计职业教育的特点――既传授知识又训练技能。教学设计不到位,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遇到自己有体会的内容就多讲,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就少讲,甚至不讲。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没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点不突出,思路不清晰,举例不当等,都会使学生听起来一片茫然,不知所云。
  2.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会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多采用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活动。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实际能力。调查中发现存在这些现象:在课堂讲授中,灌注式多,启发式少,讨论式少,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参与度低。运用学生自学、独立实验、社会调查、讨论研究的方法少,忽视培养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授课,但没有实质地改变教学方法,仅把书本搬上屏幕,未能根据会计教学的具体情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有机结合,致使教学互动效果差。此外,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一旦碰到需要职业判断的灵活性问题就束手雅策,不能及时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缺乏创新意识。
  3.课堂驾驭能力不强,教学艺术欠缺
  会计课程概念比较抽象难懂,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往往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不易入门。会计教师必须具备控制课堂气氛、创造良好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能力。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却置若罔闻,自己做自己的事,甚至上课睡觉,教师上课成了催眠曲;课堂提问时,学生响应的极少;专题讨论时,学生主动参与的也不多。这表明,教师对课堂驾驭的能力还不强,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雅法充分调动学生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讲课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雅精打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学过程是动态过程,教师应艺术性地教学,采用引导、启发、讨论等多种互动形式,安排合理的教学设计程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提升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为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会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学思想观念陈旧
  教学思想和方法是教学的灵魂,是对教学规律的本质认识。有些教师观念保守狭隘,认为教学就是教师传,学生受,仅仅只注重传授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意识到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思维方式、职业素养等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因此,会计教师更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身教重于言教”、“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要求,来影响和熏陶学生,培养未来会计人才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与此同时,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使教师不重视改革教学方法,不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认为教学方法是小事,只是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的问题,往往以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实训室建设滞后等为理由,不愿深入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更好更新的教学方法。调查得知,在现行的高校评估体系中,教学方法只是作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下面“课程”里的一个指标,没有突出教学方法在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会计知识日新月异,会计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不被重视,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心理准备不足,会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很难真正推进教学改革。
  2.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许多高校评价考核教师的标准,一是科技成果,二是学术论文,三是讲课学时。这使得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使教师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上,而不愿意花在课程教学上;只愿意承担多年不变的老课,也不愿承担不断更新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岗位课程;只愿简简单单不费力气地去上课,不愿研究开发能适应会计职业岗位需要的新课程;只愿进行校内的会计理论和模拟实训教学,不愿脱产到企业一线去顶岗实践。而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对专业知识的传承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来实现。“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学生喜欢听”是讲课的第一要求。但在当前的教师考评标准下,教师不思进取,不愿投入,畏难情绪较重,使高校的教学方法改革难以形成浓厚的氛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高职会计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
  1.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加强教学督导
  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教学制度与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教学方法改革的各项制度。一是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激励教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二是实行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教学检查、教学示范、教学竞赛等方式来激励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建立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一方面要及时培训学习最新的会计准则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脱产到企业生产一线去锻炼,完善提高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新动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满足教学的需要。四是加强教学督导。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督导组对会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动态监督,检查教案、备课笔记,学生评教,专家听课等一系列工作,来评估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改进,以规范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同时,督导组还要注重在专业教师中培育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推广督导过程中发现的优秀经验,达到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让教师在教学交流中不断优化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强化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素养
  为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教师应爱岗敬业,苦练教学基本功。一是要钻研课程标准,认真备课,精心编写教案。会计专业课程标准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的,规定了教育对象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教师只有熟悉大纲要求,才能认真研究和组织教学内容,在深刻理解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完成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安排教学进程、编写教案等一系列教学准备工作。其中,编写教案是该阶段的关键环节,整个课堂教学都是以教案为蓝本展开的,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都应有详尽的教案。二是要注意教学的语言、感情和教态。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是教学的主要手段。语言清晰、流畅、准确是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简洁、生动、风趣、富于感染力、亲和力是表达能力的更高要求。表达要逻辑严密、快慢适度,有起有伏;讲解最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热情的教师才能教出有热情的学生。教师进入教室之前就像演员上舞台之前,要酝酿好思想感情进入角色。教师愉悦、信心百倍、有滋有味地授课,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而全神贯注地听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讲课时还应注意自己的姿态、手势、站相等“肢体语言”。教态大方自然、生动活泼,才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专业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以教学互动性、学生主体性、知识建构性等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方法的发展。具体对策为:一是废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提倡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研究式等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教师在会计教学中只有善于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主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才能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在教学主体上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教法和学法进行统一设计和安排,使学生获得与教法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自我求知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发展学生应变能力,增加学生适应性和创新性,以适应未来会计工作的需要。三是在教学结构上重视教学方法的整体改革,将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向教学方法多层次、多样化、协调配合的方向发展,以保证会计教学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的教学效果。会计教师应敢于尝试、勇于实践新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选择组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应在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上下功夫。课堂驾驭能力实际上是教师独特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结晶。常见的课堂驾驭能力有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艺术、组织教学能力等。会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和创造力的培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将课堂驾驭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季诚钧等.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0-01.
  [2]姚利民.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0-05.
  [3]王忠平.“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模型建构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05).
  [4]汤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探析[J].成人教育,2010,(03).
  [5]孟庆铂,吴晨.有备雅患:谈如何备课[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 ]王军.中国会计希望[J].财务与会计,201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职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教学探究
下一篇:五年制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及其对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4 18: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64

帖子

51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99
发表于 2022-3-12 16: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