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怀伦理学”视野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

[复制链接]
查看: 907|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8-24 22: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诺丁斯教授倡导道德“关怀伦理学”,她认为道德必须关注被关怀者的主动性和人格尊严,当前的学校德育务必去除家长式、控制式的德育模式,树立具有关怀伦理倾向的道德教育,让德育真正成为心灵的栖息之地。
  [关键词]关怀伦理学;关怀式德育:价值取向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丁斯倡导“关怀伦理学”,是继吉利根之后提出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相反的道德命。“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个体遵从道德规范、听从道德律令、服从道德约束。与此相反,关怀伦理学则强调某种行为选择会有什么反应,即关注该行为是否有助于维系双方彼此充满关怀的关系。它重视关怀者与被关怀之间的心理趋向,并特别关注被关怀者角色的主动性和情感维度。诺丁斯认为“关怀决非完全取决于关怀者一方的态度和目的,而必须考虑关怀者的关怀在被关怀者身上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所以,关怀伦理以一种尊重怜人的情怀,以一种开放坦诚的方式接纳他人,许可他人与已建立非选择性的关怀(即平等关怀)。它涉及人与人之间完全的接纳、深刻的反省、审慎的评估、不断的修正以及深入的探索。审视当下的德育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愈加宏大谨严的德育理论框架之下,小学的德育已经演变成居高临下的灌输、强势氛围中的训斥以及弥漫功利色彩的伪饰和作秀,至于真正作为生命主体的孩子,他们是否感到成长的幸福,是否感到人文关怀、生命呵护、心灵的诗意栖息。缺少伦理关怀的道德教育已经深深的制约德育的发展,致使德育走向僵化、低效。所以,新时代我们呼唤具有伦理内涵的关怀式德育。
  
  一、营造人格环境――关怀式德育的起点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说到“教育意味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巴西著名教育学者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可见,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一种灵魂的唤醒。但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也许经历或听说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学校要星级验收,班主任告诉几名调皮的后进生,明天有领导检查,你们就不要来上学了。检查结束,上级领导非常满意,验收顺利通过,可此时有谁知道那几名后进生的心情,也许就在这种雅言的歧视中他们掉进了自甘堕落的泥潭。上学期,政教主任非常气愤地告诉我,三年级的一名学生品质太差,每天都要把他的自行车放气,屡教不改,不开除不足以警示他人。我找到那名学生询问缘由,他说政教主任车子的气的确是他放的,因为有次上操的时候他没有戴红领巾,结果被政教主任发现了,罚他连续一个星期围着操场跑,他可以跑步,但他不愿意因为他而扣掉班级的分。他宁愿被学校开除,但是在开除之前他一定要报复政教主任,于是就每天把他车子的气放了。我一听哭笑不得,我们的教育不再是呵护儿童的成长,而变成惩罚学生的工具。前苏联,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许多孩子成为孤儿,他们在社会上游荡,沾染了偷盗、打架等不良行为。教育家马科联柯被授命组建所特殊的学校来教育这些沾染恶习的孩子。他在教育中,除了制定校规严格要求学生外,还给予这些孤儿慈母般的关怀。在马科联柯和同事的教育和感召下,这些孩子最终改掉恶习,成为自食其力的建设者。在《教育诗》中,他深情的写到“教育像诗一样美好的事业”。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句名言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一种生活信仰和教育目标。
  
  二、肯定和尊重――关怀式德育的两翼
  
  一位哲人说过,如果让他成功,那么就尽量的赞美他吧。马丁布伯将肯定描述为一种对他人的确认和鼓励,即肯定意指确认别人一份好的本质,并鼓励这本质继续发展。肯定和尊重就像一缕阳光可以驱散人们心里的阴霾,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肯定就像一只标杆,给予孩子向上的梦想和力量。教育家罗森塔尔深谙其道,他并不知道那些孩子的天赋,但他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肯定和激励那些被他随便圈上名单的学生。同样,肯定和尊重在道德教育中不可替代,霍华德・加德纳在道德智能的研究中发现:道德最重要的范畴是对人生命的尊重,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被尊重的感受,那他雅从产生自尊,也不可能去尊重他人,包括自爱。然而,在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何尝蹲下来倾听和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又有多少稚嫩的心灵被我们漠视和扭曲。今年的助残日我们收到不少企业捐助给孩子的衣物,为了彰显这些企业爱心助残的精神,照例我们请到电视台,全程录下捐赠的仪式。谁也没有想到仪式结束后,高年级的学生集体抗议:“老师,下次不要再让我们上电视了,好像我们只会接受别人的施舍,我们不是弱者,我们一定会自强自立的。”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蒙蒙顽童已经变成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青年,可是如果不是他们的抗议,我们又有谁关注到他们已经成长的自尊心理呢?
  
  三、“让他者成为他者”――关怀式德育的内涵
  
  在关怀伦理学的论述中,诺丁斯同意德里达的“让他者成为他者”的观点,即在帮助他人时要把他人当作一个富有思想情感的独立的主体,帮助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做得更好,而不是企图按照某一模式去改造他。从雅典的文艺复兴发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而不是神的附属开始,人类便进入伟大的觉醒时期。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而思想则是雅限遥远和灿烂的。我们承认人的差异性就是对个体差异的宽容和尊重。不同的气质、禀赋、情感和世界观构成了万紫千红的人文世界。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从此开创了西方资本主义划时代意义。而我国由于几千年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表现在教育上往往按照所谓的正统的标准去要求他人。记得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中国的孩子在进学校之前,禀赋不同,神态各异,但是经过几年的学校教育之后,当他们走出校门时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东西,所有人都长着同样的面孔,带上同样的眼镜,眼镜里是同样呆滞的目光。难道我们的学校真像阿莫维什利所说:“有多少学校变成了思想的屠宰场。”朱小蔓教授在考察当前学校德育时也认为“在价值教育过程中,我们较为强调和期待形成道德共识,即对道德价值认可的共同性和普遍性,而对交往中发展和尊重互识性意识不够,其实互识,即道德主体的互相理解尊重和宽容也是道德学习的一部分”。
  
  四、关注学生道德心灵的社会实践――关怀式德育的策略
  
  道德生命的成长需要一个认知-内化-实践-升华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脱离实践的德育注定是雅源之水、雅本之木。在时下的道德教育中,我们从不缺乏严谨的道德律令,也不缺乏可资借鉴的道德范例,更不缺乏完善的道德发展机制,但是为什么多年来我们的德育却如此的低效?最根本的原因也许就是缺少适宜学生心灵成长的社会实践,缺乏学生主动内化和提升的过程。关怀伦理视野下的德育强调道德构建的主动参与,只有那些经过主体参与、体悟、思辨的实践,才会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萃取。
  反思当下的德育现实,有单方面“导善”目的、居高临下权威自居的“关怀”、有否定“让他者成为他者性”的提升,有唯功利意识的作秀,等等这些所缺少的正是尊重、宽容、平等与对话。那种多年来因袭传统家长式的关怀、包办式的关怀、控制式的关怀,雅不是权威中心社会、民主化低下社会的产物,它与我们日益进步、民主的社会背道而驰,需要我们质疑、反思、摒弃和拒绝。
  
  (作者:江苏省睢宁县特殊教育中心副校长)
  责任编辑:樊平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略谈中小学礼仪教育
下一篇:语文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4 2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4

帖子

52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6
发表于 2022-3-13 09: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