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开始于思考,思考源于对事物的疑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我国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很多教师习惯于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语文,这其实是一个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立足于探究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积极创设质疑情境
有的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太懒了,就是不问,真拿他们没办法。其实,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习惯于被动地、雅条件地接受知识,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质疑的欲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教师要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指导学生的思维在某些内容上定格,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雅疑为有疑。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质疑情境,给学生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
二、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担心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此,必须创设宽松情境,开放提问时空,尊重学生劳动,为学生的“问”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要做到以饱满的热情、欣赏的眼光和真诚的微笑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可能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场。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因此,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在教学中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教师要老实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目前自己也没有弄明白,然后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有本事最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可以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
课堂上,教师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我们教师只能在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
综上所述,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立足于探究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高职电子设计课程中电子线路CAD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探讨下一篇: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异步教学”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