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不少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和进行心理咨询的途径来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要的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各科教学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将心理教育与本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更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以“实”再现真实自我,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
作文要用我笔写我语,用我语表我心,要把自己想写的事情真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学生只有在表现了真实的自我,将自己的所想、所思、所为表现在同学面前,才能具备自强、自立、自信的优秀品质。
这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开学后不久,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对老师的建议写出来,实话实说。其中一位学生的心里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没多少话,却令我震惊。他说自己是班中的差生,被人瞧不起,其实他也想进步,问老师有什么方法。我发现了这一情况后,立即找这位学生谈心,首先肯定他积极要求上进的心情,并鼓励他只要刻苦学习,成绩肯定会上去的;其次让他明白即使基础差,也可以通过补习,来提高成绩。果不其然,两个月后的期中考试,这位同学有了明显地进步,在学习上也有了信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留心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对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十分重要。
二、以“真”展示真诚的个体,培养学生诚实的健康心理品质
“真”乃作文的生命。学生要以真诚的态度,将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内心感受凝于笔端,流淌纸面。
作文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表现真实的自我,抒发真实的情感,才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如在让学生描写家乡时,我让学生回顾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家乡给人留下动心的人、事、景等,让他们体味自己曾经在家乡留下的记忆。通过体验,然后写文,学生亲身感受在先,再现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将自己对家乡的喜爱、赞美之情溢于文字中,情感真实动人。因此,作文是求真的,是生活的艺术表现,更是健康人格的文本呈现,是学生诚实的健康心理的再现。
三、以“善”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的品质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也就是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宠爱,做事缺乏毅力,心理耐挫力较差等。针对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乐观开朗的心理,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的情感,激发写作热情。让学生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境,这是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健康心理。
曾经有一位同学写了一篇观点明显,理由充分的文章,我在班级里当场表扬这篇文章有个性,有自己的思想。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位同学引起了学生的猜疑和妒忌,说她这文章是抄袭来的。为此她很伤心,很烦恼。学生在文章中表露了这种思想,本人获取这一信息后,一边安慰她,告诉她只要自己没有抄袭,胸怀坦荡,随别人去说吧!自信自强的人永不言败,还鼓励她去投稿。另一方面,我让学生围绕“如何面对别人的成绩”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引导,让学生懂得,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成绩,要具有正确的竞争心理,把妒忌的心理化为和同学竞争的行为;同时,要学会欣赏他人,即使对方有错也应该指出来,而不应该在背后说坏话,使学生能够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善待人生。
四、用“美”感化心灵深处,培养学生会感恩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一篇健康的作文,离不开对美的追求,唯有求美,文章才能感动人,才能成为赏心悦目的“美文”。作文的美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明辨是非的审美理念。
如班上一位女同学,最近发现她一直精神不振,愁容满面。课后我找其谈心,原来是与她一直相处的爷爷突然过世。谈着谈着,我发现这是教育她本人,也是教育全班同学的一个绝好的素材。我问她,爷爷去世为什么这么伤心?她向我说了好多爷爷关心她的事。多么懂事的孩子,这是一颗存有感激的心,是一颗会感恩的心,我鼓励她把这些事用语言表达出来。作文课上,我读着她的文章,同学们都被感动了,接着,我让每个人畅所欲言,说出心中感激的人和事,学生被彼此间感激的心包围着。最后这堂作文课成了一堂感恩教育的课,一堂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学生在以后的作文训练中都能将美好的情感表现出来,写出了生活中的美,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完善的人格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过程。
(责编 张亚莎)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下一篇:诗意:飞扬在语文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