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现代远程教育是主要利用网络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其特点是知识传播的覆盖面广,知识传播的速度快,知识的开放性极强。但这种教育模式特有的教师与学员准分离生态,“人―机”的工作平台又给其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题。而任何教育模式都不能忽略德育。因此,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如何开发德育的功能,如何改善德育工作以适应教学要求就成了摆在每一位远程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德育 困境 对策
现代远程教育,俗称网络教育,其教学活动依托的主渠道是网络计算机,其德育工作也理所当然地依托信息技术,实施网上德育。①现代的学校教育模式,早已脱离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式。为了适应社会大生产对教育的雅限需求,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也随之而产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有在职教育、职后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网络教育等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更是数不胜数。我们知道,德育是任何一所学校的生命线。离开了德育的教学,是没有目的的教学。因此,即使在现代社会出现了各种新形式的教育模式,但是也不能忽视德育,甚至还要利用新兴的教育技术来扩大学校德育的影响。远程教育也不例外。要做好现代远程教育的德育工作我想,最主要要分析远程教育的德育困境。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德育困境
首先,从远程教育的生源结构来看,学员身份复杂,层次不一,年龄差别大,受教育程度不一。以我校200 级法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共有学员83人,从年龄上来看,年龄40岁以上的有15人,其中30岁以上51人,年龄最大的学员有54岁;从职务上来分析,处级干部有10人,科级干部1 人; 从职业上分析, 在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的共有 1人;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的仅 人;从受教育情况来看,初中毕业29人,中专毕业32人,高中毕业32人。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必然导致传统德育工作的不适应与滞后。由于远程教育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社会化以及办学的多层次、多规格决定了学员年龄、职务、家庭环境等层次上的差异,而学员又同时具有多重社会角色,并在多重角色间频繁转换。他们在学校是学生,在工作单位或是领导干部或是业务骨干,到家里可能已是为人父母。他们在承担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肩负对工作、事业和家庭的重任。对他们进行的德育,不可能停留在表层的说教,也不可能是爱国爱党的纯理论教育。因此, 学生结构的差异性和自身角色的多重性必然会给远程德育工作带来复杂性、迫切性和艰巨性。
其次, 从远程教育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由于这些学生经历了由“学生”到“社会人”和再由“社会人”到“学生”两次角色转换,在这两次角色转换中,其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学生”到“社会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经历了社会化的进程,淡化了政治活动的热情,更多的是金钱化、功利化。再说从“社会人”到“学生”他们更多的关注再次学习的结果,对他们本身工作的帮助,大都数人更多的是想要一纸文凭,圆他们的大学梦。因此,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成才观念、道德观念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从调查的结果看, 在思想观念上, 大多数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比较乐观, 拥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赞成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认为我国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也有部分同学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为对国家改革开放和未来前途信心不足,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成是补资本主义的课。在价值观念上,他们学习的目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5 % 以上的学生是为政治前途,提高社会地位、晋升工资, 12% 以上的学生是迫于工作和单位的压力, 避免下岗和分流,还有12%是为了保护自身权益不受浸犯。当然,20%以上的学生都认同学习也是为国象、为社会做贡献。在素质培养和锻炼方面,18% 的学生都希望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计算机尤爱欢迎。这表明学生既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急功近利的消极思想,也有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服务的积极一面。因此,传统的德育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在这些学员中雅疑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再次,远程教育中,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很难全面系统的帮助学生学习有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德育工作一个很重要环节就是以情动人,以德育人。由于远程教育通过网络来进行,学生面对的是机器而不是教师,教师的榜样作用便难以有效发挥出来。教师的感染力也难以通过网络体现出来。学生受到德育的感召,情感的教育相对于传统学校来说要小得多。
最后, 从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来看, 师生处于分离状态, 学生接受的是教师的言传, 淡化了身教, 又由于学生不是固定在一个班级里学习, 因而又缺乏集体主义教育的影响, 更缺乏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遇到学习上、思想上的问题, 只能通过媒体与老师、同学间接交流, 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可能缺乏真情的流露而就事论事,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失去时效性和主动性。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德育对策
(一)强调以人为本,改善德育环境
现代远程教育以网络为平台,教师与学员通过网络来进行教学交流。网络有其突出的特点,其教学覆盖面广、教学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教师与学员互动及时等等都是这种新兴教学的模式的突出特点。网络的利用与推广,给知识的传播和利用创造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远程教育的背景下,在“人―机”的活动平台上,是缺乏良好的德育环境的。在“人―机”的交流中,缺乏一般条件下的人格影响、情感互动、情绪双向感染、缺乏人情味等等。因此,改善德育环境,首先就要从“人”入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的需要、人的属性、人的价值、人的素质为根本。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德育,达到提高人的素质,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升人的主体意识,使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句话,必须要在远程教育的教师与管理者心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千方百计地营造一个尊重人、欣赏人、激励人的工作环境和德育环境。
具体说来,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除了观念上的改变与重视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这一主要平台来进行一些实际的措施。网络给我提供了许多交互式的工具,比如 ,e-mail,MSM,BBS,Webex等等,都给教师和学员的交流带来了便利。②而交流的便利也是良好的德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教师与学员建立博客,建立论坛,建立个人网页、班级网页等形式,可以有效地减轻“人―机”平台带来的对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比如,教师可以建立网上论坛BBS来与学员进行交流。这种论坛形式适合于师生思想疑难解答、热点问题讨论、心得体会交流等双向甚至多向交互活动;又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个人博客。教师在博客上可以放置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可以阐述自己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可以抒发自己对生活、生命、人生的看法,也可以谈谈对班级的建议,或者回应学生的问题等等。这种博客的建立,其实是在教室之外建立了一个第二课堂,而且通过网上发贴并采取匿名的形式,学生更能不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教师也能更加地了解学生,从而有的放矢地针对学员的思想情况进行德育工作。
总而言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教育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作为远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要尽量减轻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千方百计地改善德育环境。积极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德育环境,通过德育工作的展开,将德育的影响真真正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来,让学生通过远程教育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知识的情感力量。
(二)强调人文关怀,体现德育的层次性
我们知道,现代远程教育由于其开放性的特点,面向全社会有教育需求的人招生。因此,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受教育者,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各种社会背景和知识背景。他们的学习目的与动机不同、职务待遇不同、学习起点不同;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也都存在着差异;更为特殊的是,受教育对象都是已经具备一定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成年人。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已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稳定下来。并且,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因此,在这种前提背景下开展德育工作,应该有别于传统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现德育的层次性。
德育的层次性是指针对远程教育的学员年龄各异、背景各异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内容不同、水平不同、特色不同的德育。这种德育工作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德育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来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都感受到德育的关怀,得到人格的提升。这种人文关怀的策略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等方面上。比如,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德育内容,关键是切忌“一刀切”。在有的班级中,有年龄比较大的,排斥反感时髦事物的年长学生,也有年龄尚轻的“哈韩”、“哈日”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德育的内容可考虑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时事政策问题来展开分析讨论。这种德育内容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单独的理论灌输这种枯燥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结合远程教育学生大部分是有社会阅历的特点,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同时,对于年纪稍轻,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这种德育教学方法也有助于他们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积累社会经验,为他们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价值观的教育就是通过这种类似于“案例分析”的德育教学方法,摆脱了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方法,慢慢地渗透到课堂中来,慢慢地被学生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德育的人文关怀,不仅可以体现在远程教育的德育工作以层次性取代单一性,而且也可以体现日常的教学管理服务中。在远程教育中,管理即是服务,管理者要为学习者提供细致的服务,使学习者从中受到教育。③比如,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为每一位注册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注册选课,选修喜欢听的教师的课程,下载课程ppt,注册学校设置的论坛与bbs,加入学校为学生订制的网络心理咨询室等等。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管理服务,远程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更多的是渗透到教学管理中,通过教学支持服务来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德育效能。在这里,德育的人文关怀很重要的一点必须依靠班主任这一中间环节来实现。我们知道,在师生准永久分离的远程开放教育中,班主任与学习者联系最为密切,是远程教育德育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沟通学生与学校的联系,以自身高尚的职业道德感染学生等等。可以说,班主任工作最能有机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因此,班主任的选任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有相应的业务能力的班主任,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德育的人文关怀,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三)以情动人,发挥德育的情感功能
德育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感情来沟通的。没有真正的感情沟通,感情上的共鸣,很难取得有效的德育效果。而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面对着教学机器,教师通过网络教学机器来进行教学。由于教学机器缺乏生命体所特有的情感,因而学生的情感需要就不能被满足;教师不能面对学生,也就不能够有计划地、系统而全面地、丰富而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达到以情育德的目的。教师的榜样作用也难以发挥。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也是德育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通过渊博的学识影响学生,而且从广义上来说,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仪表、教师的谈吐、教师的着装都可以影响学生。因此,如果学生少了和教师面对面的机会,少了直接感受教师的风格的机会,德育的情感功能的发挥也就大打折扣。在这种德育环境中,学生的道德人格发展也是不够健全的。同时,通过教学机器来开展德育工作,也会使得学生对于品德涵义的理解与评价、品德行为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可能存在理解或执行的偏差。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很难达到。
面对这种德育情感功能缺失的困境,我们应该积极寻求改进策略,重视各个环节的德育渗透,重视德育主体的情感体验。由于远程教育的特点所致,学生更多时候面对的是教学机器而不是教师,这种特点是雅法改变的,改变了就不再是远程教育了,但我们可以寻求弥补缺陷的策略。通过把德育渗透到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来弥补这种缺陷是改进的策略之一。我们要特别注意远程教育中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学育人,以鲜活而有效的教育形式在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是非、善恶、美丑等方面的模糊认识加以引导,对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庸俗文化加以防范;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道德迷惘应该及时注意,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在尊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前提下,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能力。
注重德育主体的情感体验,是纠偏以往的教育过于重视理智教育,过于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商而忽视了学生的情商所提出来的。在远程教育的德育工作中,必须照顾德育主体的切身体验来进行德育教育。从德育主体的需要出发,从各自的岗位实际出发,以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为核心,尽可能多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情感体验活动。让他们带着理论去体验社会实际生活,在体验中诱导,在诱导中升华,从而实现内心的自觉。
参考文献:
[1]高德胜著.知识德性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 .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房丽丽.如何在电大远程教育中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林区教学,2001(2).
[5]谢鹃.关于远程开放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注释:
①房丽丽.如何在电大远程教育中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林区教学.2001(2).
②房丽丽.如何在电大远程教育中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林区教学,2001(2).
③ 谢鹃.关于远程开放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定位预习尺度 打造高效课堂下一篇:看日本人怎么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