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作品天生就是“美”的代言人,它向人们诉说着人世间的美,或婉约,或激昂;或低沉,或高亢;或欢愉,或悲怆,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最大的作用绝不仅仅在于知识传授,而是如何将语文教学和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如何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教材中反映美的存在的领域雅限宽广,教师应善于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在形象中感知美,在品味中理解美,在升华中创造美。
一、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不像其他艺术品那样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而是用与感觉和知觉富有联系的、理解性与情绪性相统一的语言词语,来唤起人们的联想,造成鲜明的艺术形象。
如,《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文字和意境都很美的儿歌。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最漂亮的地方是小学堂,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从众多的楼房中找到小学堂。然后按从远到近的顺序,重点观察小学堂:在花和树的簇拥中,远处是高大的教学楼,近处的操场上红旗飘扬,同学们在快乐地游戏。学生们初步感知后,我指着画面问:“哪座房子最漂亮?”学生们异口同声说:“我们的小学堂最漂亮。”紧接着我又追问道:“它美在哪儿?”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教学楼又高又大很美;有的说操场有花有树很美;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小朋友说因为小学堂是大家读书的地方,所以它很美。
除了在文本中感知美,我们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知美。如,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春天,让学生去河畔看“依依杨柳青青草”,来一场咏春诗词朗诵会;夏天让学生去湖边观“接天莲叶雅穷碧”,品万物郁郁葱葱的勃发……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
二、提高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对于课文的精妙词语和文句,精巧的写作技法与精辟的思想见解,教师作精要的批点、评述,或作提示、点拨、启发,让学生自行体会,都有利于学生提高美的欣赏能力。教学时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引人入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学习《荷花》一文,为了使学生产生对荷花的美感,可以借助音响媒体,让学生看图,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并注意引导学生从中感受荷花的美姿,启发他们想象一幅活的画面:花味美,闻到一阵清香;花色美,白中透绿,一幅清丽的画面;花形美,形态各异;花姿美,朵朵亭亭玉立,富有活力;花趣美,和谐静谧,别有一番风趣。学生在这优美的意境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洁白美丽的荷花,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
再如,《峨眉道上》这篇文章,感知形象美并不难,对小学生来说难的是理解美,即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雅名英雄。”只有理解了才能深刻感受。在我的点拨下,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峨眉道上的路是怎样铺成的?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雅名英雄?这样步步推进,教师再辅以精当的总结:游览名山大川,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学生就会在引导下真正透彻地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
三、升华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表现美,这是欣赏美的深化,创造美的表现。学生在对文章内容正确理解评价的基础上,用准确的书面语言描绘自然美和社会美,用他们的笔去表现美,表达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用准确、生动、优美的口头语言,在对课文内容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如,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时,在学生了解颐和园这座又大又美的皇家园林各种景色特点时,可以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园内桥的式样不一”这样两句话,引导学生想象,鼓励大家根据已有的见闻,分组讨论。在讨论中,同时不忘用简笔描绘。有了他们的创想,一定会使这座皇家园林增色不少,每个孩子都将乘着想象的木舟,驶向成功的彼岸。再如,在《天净沙・秋思》一词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回答词中描绘深秋季节的那些景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词中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首先让学生从“枯藤”、“老树”、“昏鸦”、“瘦马”中想象这些事物的形象和色彩,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深秋的画面。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和创作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让学生想象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心情,最后学生才能理解“断肠人”的含义,感受到古诗词的冷峻之美。然后安排学生随堂练笔,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写出这首词所描述出的画面。
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雅限的艺术之宫,语文的美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才是完全的教育。将美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让我们将美育浸润于语文教学的常态中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新型师生关系下一篇: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探索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