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复制链接]
查看: 1230|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8-26 16: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省石狮市石光华侨联合中学卢施恩教师回答:
  一、何谓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要明确这一问,首先要引入生成性学习这一概念。生成性学习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先生,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例如,可以成功地教会学生对所学材料提问题、作总结和进行类比等。这些生成性活动有益于学生学习,而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教学中必须注重形成生成性的教学模式。在生成性教学模式下,必须注意教学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
  预设即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预设并非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也不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环节都进行“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完美地演示出来,从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教师成为编剧、导演、演员,同时它也强迫着学生成为没有自由和选择的演员,这样的预设严重地限制学生的主动性。预设应该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
  生成即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雅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生成性问题。生成可分为两种,一类是可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不曾预设到的现象。“动态生成”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
  二、预设和生成的相互包容
  地理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互相影响并充满变化的状态中进行的一种活动。教师的预设不能固定不变,应根据课堂变化做好调整,一个预设可以随着课堂变化随时调整,又成为具备一定水准的新预设。
  案例Ⅰ 以高一必修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为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产生疑惑:“地球位于近日点时,离太阳近,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应该是夏季,怎么会是1月初?相反,地球位于远日点时,离太阳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应该是冬季,怎么会是1月初?”甚至有学生会说:“老师,您讲错了,课本上也写错了。”学生似乎分析得有条有理。面对具有批判精神的提问,教师可以抛出如下问题:“澳大利亚的学生会怎么想?远日点比近日点距离长500万千米,对于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而言,能成为影响太阳辐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吗?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夏季为什么比冬季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多?”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疑惑逐步解决,科学准确的知识也“生成”了。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并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巧妙地借用这一生成性资源,利用孩子的“错误”推进教学进程,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通过本实例可以看出,生成基于预设,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预设与生成是互补关系,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互补包容。
  三、完善预设以促进生成
  1.创设情境,促进生成
  案例Ⅱ 以高一必修Ⅰ“天气与气候”为例,上课时,突然窗外狂风大作,瞬间电闪雷鸣,教室内也炸开了锅。见此,可立即在黑板上写下两行字“惊雷不动用心人!”“形成闪电的天气系统有哪些?”于是,学生的话题迅速转向,他们紧张地思考着,热切地讨论着,一幅幅“天气系统的成因示意图”最终跃然而生。
  案例Ⅲ 以高二文科班“地图”教学为例,预设目标为:了解地图的意义、识记并辨别方向、理解比例尺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其内隐目标有:学习及使用地图的兴趣、使用地图的习惯、观察力(辨别方向等)的提高、比例尺的运用等。导入后,可用投影仪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对该课要掌握地图、方向、比例尺等知识以及掌握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等技能一目了然,但极少有学生能了解培养兴趣等内隐情感要求,也极少有学生能明确“提高观察力(辨别方向等)”、“运用比例尺”等内隐目标。可从培养学习兴趣着手,以旅客问路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方向、比例尺、等高线等地图要素的组成,了解地图的重要性,接着可请学生动手绘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热情高涨,动手探究积极,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关注学生,促进生成
  案例Ⅳ 以“地图”教学为例,可提问假设用一张纸,如何才能画出我们学校?教室怎么摆放?先画校门好还是先画教室好?用钢笔画还是用铅笔画……这些问题和目标有些与学习雅关,有些较为深奥,有些与当前教学目标“方向”相似,如“教室怎么摆放”。可以与教学目标相似的“教室怎么摆放”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边讨论边请学生尝试解决的方法,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终于明白绘制地图必须“设定方向”,而且“范围大小不同的地图可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在此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方向的表示”之教学。因此,及时了解学习中生成的小目标,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过程的关系,有效生成看似未曾预约,其实却往往寓于独具匠心的预设之中。预设下的生成让课堂水到渠成,非预设下的生成有的可能把握不住教学的走向,有的却让地理课堂为之一亮,焕发出生命活力。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预设使地理课堂有章可循,生成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地理新课程教学能够做到预设与生成共存共舞、相得益彰,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教学设计(中图版)
下一篇:谈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6 16: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