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在分析影响中学生物理提问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中学生物理提问能力现状的教学策略,为新课标形式上实施中学物理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 物理 提问能力 提高
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这其中,学生的质疑(提问)是激发也是衡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提问的普遍方式学生“被问”、“被答”(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雅法形成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氛围,最终造成学生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淡薄的结果。因此,在新课程形势下,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影响中学生物理提问能力的因素,找准提高中学生物理提问能力的方法,是中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目前所面临也是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中学生具备物理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中学生会提出物理问题,体现了他们的质疑能力,在提出问题后会不断试图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会再现解决问题的各种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使所需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产生联系,能使原有的物理知识得到重组,丰富知识结构。因此,中学生具备物理提问能力有着其重要性。
中学生具备物理提问能力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是人类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的兴奋点不同,提出的物理问题角度也不同,学生的提问行为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而且,学生能够提出高水平的物理问题也蕴涵了学生独特的见解。
中学生具备物理提问能力能够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力的特征之一就是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并能够对特定的问题情境提出多种答案。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而雅论是精确地提出问题,还是恰当地解决问题,都需要学生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所以说中学生具备提问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影响中学生物理提问能力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问题意识的产生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自觉的发生过程。具有较强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学生,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物理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据调查显示,现今很大一部份学生特别是女生对物理的学习不感兴趣。
2、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有问题,但是光有问题还不够,还要敢于把心中的问题提出来。据调查问卷显示,很多同学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但是会把问题提出来的只是少部分,追问其原因,主要是怕被同学或老师的嘲笑。
3、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在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支配下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虽然教学时会有提问,但很大程度上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提问的,学生很少在课堂中提出问题。
4、教师评价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如果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心理方面得到鼓励,才会积极的去提出问题。调查显示,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能够给予表扬的不到一半的比例,有一半的比例是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态度,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就大大的下降了。
5、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接触的时间也是影响学生提问能力的因素。班级的学习氛围不浓厚,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质疑能力。
上述这些因素造成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不是自主的,而是他主的、被动的,最终导致他们的物理提问能力低下。
三、提高中学生物理提问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积极性,活动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同样的学习任务,可以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变化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新颖的课程导入方式,或在上课时能够列举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和游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奖赏或表扬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能够给予正确、恰当、适时地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大胆的提出来。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辨证地分析比较,既要让学生看到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发展自信心。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消除学生的“ 怕” 字心理,教师应鼓励学生要敢于对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论点提出质疑,教师也要勇于接受学生的质疑,特别是当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时, 给学生以大张旗鼓的表扬。教师要彻底消除“ 师道尊严” 思想, 要主动亲近学生, 把学生看做是共同探讨问题的伙伴, 允许学生发表各种见解。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学习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知识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定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初中物理实验性强,巧妙利用实验,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趣情境或问题情境,借用各种情境和语言,创造出问题生长的环境条件, 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5、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长久以来,课堂上的提问一直是“师问生答”的形式,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教师关心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并不一致。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提问能力,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感到困惑时,就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把问题提出来。还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教室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问问题。
总之,中学生的物理提问能力是受学生个人、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物理教师在提高中学生物理提问能力中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和课堂平等的民主氛围,引导学生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春明.为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而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09,(32):105.
[2] 冯振华.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08,(3 ):113-114.
[3] 缪小童.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提问能力[J].吉林教育,2009,(18):10.
[4] 戴秀玲.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4.
[5]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 :203-20 .
作者简介:
唐春香(1985-)女,汉族,广西桂林全州人,广西藤县中学物理教师,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下一篇: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