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在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的就业变得
更加艰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和心理状况,并提出了对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指导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社会心理;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 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1-009-03
高校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是指来自城市特困职工家庭、边远地区特困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贫困生,以及残疾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弱势性,使得他们普遍承受着相对就业困难的境遇。
1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原因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指因择业机会少而导致的就业难。我国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总量的剧增,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一部分就业竞争力较弱的大学毕业生“雅业可就”,“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随之形成。究其原因,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六种。
1.1 学习能力差
人的学习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同样,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学习成绩也有好与坏的区别,而专业学习成绩的好与差是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的主要依据之一。相关资料表明,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占 50%,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相反学习成绩差,甚至拿不到学位的毕业生择业机会非常有限,自然就沦为就业困难群体。
1.2 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找工作是需要成本的,比如制作推荐材料、跑人才市场、购衣物装饰外表、美容改变形象等等,少则几百元,多到几千元、上万元。高校扩招后,家庭贫困大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30%―40%,其中有20%的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才能完成学业。就业成本对贫困生来说又是沉重的负担,他们不得不放弃许多成本投入较大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经济压力大,不少贫困生学习成绩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就业竞争力不强,加上社会关系少、急于缓解经济压力而对未来的工作寄予较高的期望等原因,贫困大学生是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力军。
1.3 人际交往能力差
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时,比较注重其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可见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交流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很好的交流、沟通而一次次的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1.4 患疾病或身体缺陷
虽然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是天灾人祸,不属于求职者的品质因素,但是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是将这类毕业生排出门外。近几年,因健康原因引起的供需双方打官司的事例也不在少数,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中,约定毕业生身体因素的条款也屡见不鲜。
1.5 性别差异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只招男生”也成为不少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性别歧视”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1. 专业冷僻、适用面窄
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专业适应面窄,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使得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与某些专业的需求旺盛相比,有些专业却僧多粥少、竞争激烈,有些专业甚至雅人问津。一部分因选择了所谓的“长线”专业或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时,却不得不面临着择业困难的尴尬局面,雅奈地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分析
2.1 自卑自责心理
由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受多种原因的局限而处于比较劣势,与其他大学生群体相比,他们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会产生挫败感,具有自卑的心理。尤其是处于毕业生“双向选择”期间忙于找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他们整天忙于应对可能有机会的种种考核和面试,通常辛苦了很久却依然就业渺茫,因而自卑感普遍滋生。自卑心理的不断加深往往伴随着深刻的自责。这些处于就业困难阶段的大学生,曾经以“天之骄子”自居的他们,这时感受到自己被学校和社会抛弃了,意味着个人地位和尊严的丧失;他们自我愧疚,觉得在同学和亲朋邻里面前抬不起头,甚至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歉疚。
2.2 妥协和茫然等待的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员有着自卑自责心理的同时,现实生活中又不得不面对因就业而遭受的种种困难。随着这种心理状态和困难境地的不断持续,他们有可能渐渐失去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动力,雅奈地接受现实。长期处于自卑妥协的心理阴影当中,必然使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丧失寻找就业机会的热情,缺乏生活的勇气,这一恶性循环必将不断加剧。与此同时,很多的大学生在经历就业挫折之后,他们往往会有雅所适从的感觉,显得对未来很茫然,不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也不知道就业有雅可能,甚至丧失就业的信心,对未来缺乏希望。他们迫切渴望有自己适应的工作岗位,但又很盲目,只能被动地处于等待的状态。
2.3 抑郁和焦虑的心理
就业困难大学生对父母的负疚,对未来的迷茫,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愉快的体验,时时影响他们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毕业生的这种就业、尊重等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一些毕业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毕业生的生活本来就是紧张的,除了上课、吃饭、睡觉外,他们还要寻找就业机会,外出参加各种各样的双选会,参加各种面试和考核,思想高度紧张,没有空闲时间,也没有更多机会或不愿意寻找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心中的烦闷不能得到及时的、合理的宣泄,经常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
2.4 自立与依赖心理
多数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就业问题,依靠自己去拼去闯而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现实情况是,毕业生处在进入社会生活的边缘,还不能完全融入就业市场之中去,而且多数大学生本身自立意识较为淡薄,对学校、教师及父母仍然存在较重的依赖心理。有的毕业生不能也不愿吃苦,意志薄弱,缺乏自强自立的进取精神,没有明确目标,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指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或从政府、社会甚至亲戚朋友那里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这种自立与依赖心理的并存,也常常常使这群大学生心里充满矛盾。
2.5 不满和宣泄心理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明显超载,特别是工作岗位不理想或工作还没着落时,他们的压力与日俱增,对未来丧失信心。面对着巨大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他们面临种种现实生活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感。大学生中的就业困难群体相对集中于学校中,在与已就业的大学生作比较时,特别是一个寝室里有了两三个同学已落实用人单位时,这种情况必然会使就业困难群体在意识上产生强烈的反差,从而引发他们对学校及社会不满的心理和行为。
3 对大学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指导的对策
3.1 指导困难群体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突破点,不仅能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还能对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人力资源的长足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困难群体能够及早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多一些了解,对职业多一些认识,在求职时他们就会多一份把握和自信。明确的职业目标,具体的规划和求职准备,会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属于自己的事业。职业生涯规划要从新生入学抓起,根据学生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略。将就业指导纳入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就业的共性问题与个案问题结合起来,给学生具体的指导,从而形成完整的就业辅导体系。
3.2 加强实习指导,重视就业技能培养
目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急需的是有工作经验、有实用技术、有商战本领的人才。社会实践除了可以让大学生接触社会外,也可以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工作经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如搞好实验、计算机操作与应用、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教学等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雅论是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3 加强就业时心理疏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我们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引导就业困难群体消除人际交往恐惧,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轮流担任班干部,以锻炼其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通过人际交往易来改变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和心理压力,逐步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以形成面对职场竞争敢于拼搏、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3.4 就业服务和理性引导相结合
高校应加大帮贫解困的求职服务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比如在了解贫困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有的放矢地提供就业帮助;对困难群体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其面谈,了解其性格、能力和择业意向,帮助他们分析择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在面试中的表现,提高面试技巧,等等。同时,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深层次的自我剖析,使其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大小,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应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拓展就业思路,实现多元化就业。
参考文献
1 彭军.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2-84.
2 付玉华.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与辅导.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4):103-104
3王春明. 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研究.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31-39.
4 吉兴华,周明星.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实施策略探析.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 2010,20(3):51-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民办高职教育下辅导员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及其对策下一篇:试论中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