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近日南京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组织225名团干部,组成89个走访小组,花了一周时间走村入户,对该市高淳、溧水、六合区、浦口区等地区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即回报父母高期望造成的焦虑感以及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
贫困大学生,在我国属于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也是我国当代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来自农村、边远山区等贫困家庭。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但正是这种特殊的自卑心理积蓄了他们的精神势能,从而激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大学”这一圣殿。
从默默雅闻甚至被人歧视,到被人尊重和重视的“天之骄子”。虽然他们头戴闪亮的光环,但仍然一直背负着一个重重的壳――一个等待着他们去“救援”的贫困家庭。他们就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蜗牛姿态,担负着家庭的重任,肩负着国家未来的使命,行走在当代社会。他们有着来自多方面心理压力是必然的。
由于贫困大学生家长,一生均奋斗在农村、山区等相对落后的环境下,深知其中之苦,所以不希望自身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于是,他们从小就叨念着要孩子努力学习,争取出人头地,潜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家庭的希望之星。可是,当贫困大学生即将毕业时,发现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很难找到理想工作。不但“拯救”不了贫困的家庭,而且自身难保。因此,产生焦虑心理是必然的。
另外,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只能占有极少量的社会资源。大学校园为他们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享受这一特殊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城里人”或者富人家孩子共同生活的机会。看着自己的同学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通过关系安排工作,而自己只能凭着机遇到社会上闯荡,难免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也也容易产生自卑感。”
如果有效释放这些心理压力,必然要先找到造成这些心理压力的根源。俗话说要“治本”,就得先“清源”。
笔者认为,如果说前二者是暂时或阶段性的。那么最致命的应该是第二个问题,即未来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恐慌感。假如能为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那么以上两大心理压力便可迎刃而解。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仍然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国家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实行倾斜政策。因为“贫困大学生”一旦失业,就标志着失去了生活来源。这个特殊的的群体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例如我的一位校友,毕业后到深圳两个多月未找到工作,花去了带去的所有盘缠。最后受老乡怂恿合伙盗窃摩托车被抓判刑。
应该教育“贫困大学生”,在建立自立自强信念的前提下,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仍然停留在“专业对口”、“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栋房”的就业观念。实际上,“谋生就业”也就一条出路,另外也不一定专业对口。先安身立命,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慢慢积累经验,以便再“择业”。
如果“贫困大学生”能够 “曲线就业”,先谋得一份糊口的差事,这也不失为缓解自身心理压力的良方上策。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又可能产生新的心理问题,认为自己是在“贱卖劳动力”、“浪费青春”。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切忌急功近利。当拥有一定的经济储备后,再考虑“对口”性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不迟。在美国、日本的餐厅和酒店随处可见洗盘子、洗马桶的中国及外国留学生,难道他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吗?
所以说,“贫困大学生”如果要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乐观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每一天。因为,思路决定出路,心境决定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