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人才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对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与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种途径:
一、 在知识传授中夯实学生创新的基础
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要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取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就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语文知识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尤应给予相当的重视。如果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新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也很难具备真正的创新能力。这里要指出的是,我们也不能把语文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来追求,不能满足于学生只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储存起来,而应当引导他们拿出来应用,去获取新知识,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创新。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教学目标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搭一座桥”,他认为在搭桥前,先应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创新。
当然,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削弱了创新力产生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课本,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甚至向其他学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知识,认识社会,感受生活。我们知道,广博的知识修养是创新智慧之花盛开的沃土,特别是在当今各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尤为重要。
二、 在改进教法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对学生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新知识中,学生才能逐步形成创新思维。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要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变就范式教学为创新式教学。前一种教学方式不能给学生留下积极思维的空间,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创新式教学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我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模式是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后,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思维活跃、透明,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教师也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维,师生在寻找答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都有效地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
三、 在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个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让人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创新性成就的则是水下看不到的那部分――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性格。所以,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创新性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性格比训练创新技能更加重要。因为我们知道,中学生还未进入直接创造的黄金时期,他们主要的任务是继承前人的创新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性格,创新性格要通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培养。培养创新性格,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吃苦、乐于思考、一丝不苟、团结协作、胸怀宽广、坚韧不拔及自尊自信等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日后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下深厚的人格底蕴。实际上,我们语文教师就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四、 在语文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自由地、有选择地吸取知识,能促进他们追求、探索新知识。近年来我校举办的语文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单向个体活动,如古诗词欣赏、办语文手抄报、时文选读等。这类活动不仅使学生增加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还能使他们孕育新的观点,激发创作的灵感,并诉诸笔端;另一类是多向集体活动,如文学沙龙、热点问题讨论以及学生辩论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以及其他外来人员地位平等,大家随意交流、辩论。在这种氛围中自由宽松地进行思想的交流,同学们常常超越老师思维范畴,对某些问题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这些观点和想法也许对于别人是陈旧的,甚至还是幼稚的,但对于他们来说可是难能可贵的新思想的火花。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拓宽了思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实在是一举多得。
五、 在生活实践中帮助学生获得创新的源泉
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忽视生活实践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则是最有害的一种。生活对于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来说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较其他学科更紧密,语文学习一旦失去了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就很难谈得上真正在教学中培养创新力。所以,语文实践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使语文课堂成为展示生活的舞台,生活实践成为语文学习的课堂。要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时间去接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诸如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调查报告,了解社会动态,组织新闻采访,参加公益活动,品尝生活甘苦等。
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人生、洞察世事,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同时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健康、丰富的生活爱好,从而陶冶情趣、情操,愉悦地开阔视野,振奋精神。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只要回归生活,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的源泉。
六、 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的比例
教学评价在教师和学生行为的塑造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传统教育之所以存在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和它相配套的评价体制束缚了师生的手脚。要真正实现创新教育,就要改革教学评价体制,在评价中凸显个体的创造性,给个体以独特的阐释、理解、表达的空间。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想改革教学评价体制谈何容易,但我们不能知其难而不为之,我们要在允许范围内进行努力,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的比例。比如在平常考试中,我们在考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的同时,还可考一定量的没有统一标准、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创见的题目。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会重视自己扩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考试形式上,我们还可以笔试和口试相结合,闭卷和开卷相结合。总之,教学评价要力求民主性、开放性、激励性,以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中探索出的不成熟的几点做法,需说明的是,关于某一方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哪一途径不是绝对的,只是说某一途径主要培养哪一方面的能力。当然,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还有很多,不同的教师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但最关键的一点是教者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在具体教学中摸索出更多的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途径。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成语教学也精彩下一篇:中职班主任如何加强道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