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新闻播音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以使新闻播音在真实准确的同时具有美感和生命力。
【关键词】: 新闻播音教学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引言
新闻播音员是新闻节目的标志和符号,担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沟通政府和群众的重任。新闻播音员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传播效果的优劣。
“‘用事实说话,以新感人’简略的概括了新闻播音的特点,换个角度说,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叙事要清楚;(二)新鲜感要强”。[1]
在实现这两项基本要求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体会到新闻播报语言的有声表达特色――朴实雅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顺畅。因此,在课堂中的所有技能训练都应围绕这些特色的落实和基本要求的实现而进行,而与以上有声特色相违的有声语言也就是在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身心放松是新闻播音自如表达的基础
良好的新闻播报状态,是每一位新闻播音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决定了播音员面对话筒时能够轻松自如地表达。
控制过紧在初学者的教学中是常见问题之一,这往往是初学者的紧张心理导致的。紧张导致的控制过紧主要体现在:呼吸控制过紧、口腔控制过紧和喉部控制过紧。
解决控制过紧的问题,要做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放松,并且使心理、生理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从心理上,既要克服畏难情绪,又要避免急于求成,这两种心理都会造成紧张的播报状态。而要避免内心的紧张就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听、多看、多思考,使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体裁;在开始播报之前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使自己在播报时做到心中有数。
生理上,首先要加深呼吸,使肌肉放松、心跳放慢、呼吸均匀,但要注意,“放松”不能“过松”,“松弛”不等于“松懈”。还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紧张与放松都是整体状态,一旦控制过紧,就会导致呼吸、口腔、喉部同时紧张;而放松下来,三者也是同步的。
三、表达的体验技巧是新闻播音真实新鲜的关键
所谓表达的体验技巧就是播音员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是指播音员对语言内容进行具体感受的深化,是指播音员由语言内容引发的思想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是指播音员的思想感情随着语言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2]不同的文学体裁需要我们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新闻播音中要体现出的真实、新鲜的特点,就需要我们运用表达的体验技巧来达到。下面就是在新闻播音教学表达的体验技巧运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态度不鲜明
新闻是准确的、客观的,但这并不等同于新闻就是没有任何态度的盲目客观。“现实事物对人总是具有一定的这样或那样的意义。因此,人对这些事物就报有一定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3]所以,新闻播报不仅需要有态度,而且鲜明的态度正是新闻播报有声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初学者往往不敢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态度,担心鲜明的态度会使自己的播报缺少“新闻味”。其实这恰恰是对新闻这种体裁的理解不深刻而导致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新闻播报中“真实的态度”也正是新闻“真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缺乏新鲜感
“以新感人”是构成新闻播音特点的重要因素。“从播音创作的角度讲,新鲜感可以这样概括:把刚刚在事件发生现场的所见所闻迅速地报告给听众的迫切感”。[4]其实,通过上面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播音的新鲜感需要充分调动内在感受,使用表达的体验技巧,包括情景再现和对象感。
初学者的问题常常是不能准确地抓到新闻稿件中的“新鲜”之处,但为了保证新闻播报的积极状态而故作“新鲜状”。这就需要我们做足备稿的工作,联系背景和相关报道分析出稿件“新”在何处,深度挖掘新闻稿件中的新闻价值。其实,分析的过程既是准确把握“新鲜”之处的过程,更是激发新闻播音员产生新鲜感的过程。这不但能使新闻播报因“新鲜”而感染受众,而且能使播音员在长期工作中始终充满激情。
(三)身份定位不准确
身份定位不准确现象的出现往往是新闻播音员对自己的职责任务不明确造成的。而初学者中所出现的这种问题表现为两种极端,一种是自信不足,表现为战战兢兢,不敢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态度大胆地表达出来,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够胜任;而另一种是不明晰新闻的分量,表达过于随意,而失掉了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解决这样的问题仅仅依靠对稿件的挖掘和理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具有成熟、自信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在初识新闻时对新闻有全面的深刻的理解,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稿件,让学生在针对性的训练中找到自信,端正态度,成长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播音员。
四、表达的体现技巧是新闻播音清晰精准的保证
表达的体现技巧是指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虽然表达的体现技巧的操作性较强,但如果不从新闻稿件内容出发,就会给人不知所云、刻板生硬的感觉。所以,深刻理解稿件,正确使用表达的体现技巧,才能保证新闻播音既清晰准确又清新自然。下面就是在新闻播音教学表达的体现技巧运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停连混乱
优秀的新闻播音员在播读稿件时,停连的位置和时间可以呈现出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初学者在新闻稿件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停连往往局限于稿件的标点符号,如果全部按文稿标点机械地使用停顿,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新闻播音有声语言的停连有时是呼吸的生理需要,有时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句子过长,内容较多,不可能一口气读下来,需要换气而停顿。表情达意的需要则应根据内容决定,每段话都有不同的层次和语意,应在充分理解稿件内涵的基础上,划分句群与层次,通过停顿时间长短的处理反映出语句间的内在关系。
(二)重音过多
初学者对于新闻播报语言表达理解的一个误区是认为新闻的所有信息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信息都舍不得放开,但不“舍”就不能“得”,最后导致新闻播报重音过多,也就完全埋没了主要重音,使新闻稿件的表达不准确、不清晰。
重音的表达应遵循高低强弱的原则。在强调重音时“欲高先低,欲强先弱”,次重音和非重音相对放低音调或减弱语气,形成高低强弱的对比来强调主要重音,重音还可以通过语速的快慢、停连来表达。将次重音和非重音快速带过,主要重音则用慢或延长音节将其突出,并且可以在重音的前后运用停顿和连接来表达稿件。
(三)固定语调
音高、音强、音长、节奏都是语调的要素,利用这些要素产生声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能够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更具感染力。播音员的播讲态度和感情色彩,以及语句间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总括等逻辑联系都是通过语调来体现。新闻播音的语调并非四平八稳,毫雅变化,但初学者往往为避免出差错,而采用停顿多,连接少,重音多,语速均匀的语势,每句话都一个语调,显得单一乏味,毫雅吸引力。
要克服固定腔调,第一,透彻地理解稿件内容是关键。播音时避免语言与思维脱节,播讲目的时刻明确清晰。第二,要加强用气发声、吐字共鸣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丰富语言表现力,多方面锤炼语言表达技巧和精妙的语感,提高语言感受力和驾驭力,使语言声音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统一。
(四)语流中调值不到位
新闻播音中的调值不到位,并非体现为单字和双音节词的调值不到位,而是新闻稿件的整体表达时,不能把握好调值的相对音高。在新闻播报中“为凸显语句的重音,明确语句目的,常常不能把所有音节都处理在同一个5度之内。要处理好新闻播音的调值音高变化,只有把握一定规格,打好基础,才能配合音强、音长、音色等的变化及其他表达技巧,突出语句重音,准确表达语句目的”。[5]
要把握好调值的相对音高,需要能够自如地在几个5度之间相互转换。这样既能够保证调值的准确,又能够准确表达语意。
(五)盲目追求语速
大多数初学者对新闻语速的概念就是“快”,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语速接近概念中的语速,就拼命加快语速而不讲究任何方式方法。结果导致语言表达时吐字含混、语速过快,语音相近的字分辨不清,而产生疑问或歧义。
为了加大单位信息量,适当提高语速是当今每一位新闻播音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但这种提速不是盲目地缩短音节长度,我们应该在一定的限度下讲究提速的技巧。提速不应以牺牲字音和语意为代价,而应该在表达的停顿处做文章。首先,要多连少停,尽可能用语气的转换来鲜明语意、区分层次;其次,可以在非重音,也就是语流的波谷处大胆带过,而在重音的位置加重强调,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大量时间。
五、结语
身心的放松和表达的体验技巧、表达的体现技巧的正确运用并非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三者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使新闻播音在真实准确的同时具有美感和生命力。新闻播音员应把提高的起点放在有声语言的表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以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过硬的语言表达功力播报经得起推敲的、大众欣赏的、有品质有魅力的新闻。
参考文献:
[1]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广播播音与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毕征.播音文体业务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
[4]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5]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再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下一篇:论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