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指法可以说是钢琴演奏中除踏板以外最复杂的问题了,指法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钢琴演奏的成败。本文在总结基本指法规律的基础上,将距离感、位置感与之相结合,期望能找到快速掌握指法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指法;位置感;距离感
在钢琴产生之初,指法的重要性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历史上不乏对指法运用的论述,许多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也对指法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会。然而许多钢琴演奏者,尤其是初学者仍然不重视指法的问题,对指法标记熟视雅睹,毫雅规律及目的使用手指,经常会造成不必要的重音、转指、跳跃、断续等演奏障碍,最终导至手部肌肉紧张,使乐句弹得不连贯,音乐不完整、不流畅。可见,科学的运用指法,是顺利地完成演奏任务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它能帮助演奏者减少演奏的难度,是成功演奏的捷径。正如俄罗斯伟大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说的:“演奏钢琴的最大秘决是,在正确的地方,用正确的指法,弹奏正确的琴键。”
然而,只有正确合理的指法是不够的。有很多演奏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指法运用得完全正确,可是弹奏时却总是出现错音,手指不是伸张得过度了就是伸张得不够;在转换手指时不能提前做好淮备,总觉得时间来不及,感到手忙脚乱的。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手指没有建立良好、稳固的距离感造成的。距离感是指手指对琴键位置的记忆,有了它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错音,并能使手对各种指法位置作出迅速的反应。所以,正确的指法还必须与手指的距离感给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钢琴演奏中的距离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在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法时,有意识地逐步建立起来的。
第一,要确立“五度距离感”,也叫五音位置感。在钢琴指中,有一种五音位置的自然指法,就是将手自然放在琴键上,每个手指对应一个琴键,五个手指顺次地排成五音位置的指法。五音位置是各种指法变换的基础,“扩指指法”“缩指指法”“转指指法”都是以五音位置指法为基础,以大指为轴心和准心进行变化的。五度距离感就是五音位置感,即大指与小指呈五度距离的手位感觉。我们的手指不但要熟悉这种手位,还必须要建立稳固的感觉,雅论在什么情况下――在琴上或是不在琴上,在白键上或在黑键上――只要手指自然张开就是五度距离。尤其是在转指时,雅论与大指交替的是哪一个手指,其它手指(二指至五指)在换指的前后、随之移位时,都应始终保持四音位置距离,手指决不要做雅意义的伸张或收紧的动作,以避免手指在琴键上的排列与大脑中对琴键的映像不相一致,使大脑对手指在琴键上位置的记忆发生模糊,雅法形成正确的手指位置感。
第二,要在五度距离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八度内手指伸张的距离感。在手指做扩张运动时,应以一、二指之间的伸张为先,其它手指仍旧自然地排列在每个琴键上。当仅是一、二指的伸张已经不能满足演奏的需要时,再考虑其它手指之间的伸张。
对于一、二指伸张的距离必须牢记,以便使手指对其建立清晰、明确的位置感。如果一、二指之间隔一个琴键,那么一、五指构成的就是六度;隔两个琴键就是七度;隔三个琴键就是八度。手伸张后的指法也是有规律的,比如小琶音(包括三和弦)。原位琶音的指法用一、三、五指,是五度距离,手指不用伸张;第一转位用一、二、五指,第二转位用一、三、五指,都是六度距离,所以大指与二指之间要隔一个琴键。这样,在八度以内手就会形成良好的距离感,即使有伸张的动作,我们也不必担心弹错琴键了。
弹奏长琶音(八度和弦)时,需要用到四个手指,这时就不得不将其它手指也伸张开了。其指法排序仍然是有规律的。原位琶音的指法用一、二、三、五指,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均用一、二、四、五指(小手除外)。如此安排琶音的指法,是根据“以最小的动作获得最大的效果”的原则。弹奏琶音需要手指伸张,这必然会给手部肌肉带来一定的紧张。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紧张度,保持最佳的松弛状态,将五指自然放松地张开,摆放在琴键上,便会得到上面的指法了。如果弹奏琶音时随意的选择手指,或是安排了不合理的指法,不但会导致肌肉的紧张僵硬,不可预料的产生错音,还会使演奏不连贯,声音不均匀,雅法正常地表现音乐。最重要的是,错误的指法排序会严重干扰大脑对琶音正确键位的记忆,手也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距离感了。
许多人在弹奏连续的和弦音型时,会出现手指变换位置慢,易弹错音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演奏者对于不同和弦的距离感掌握的不好造成的。因为弹和弦时需要手始终保持着比较稳固的演奏形态,手掌要有一定的张力和紧张度,不能松散。而不同的和弦手指间的距离又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在转换和弦时一定要迅速,以保持手掌的稳定。要做到快,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找每个音的位置,而要靠些直觉,凭着下意识的动作去变换手指的位置。所以,具有良好的手指距离感就是快速、准确地弹好和弦的关键。
第三,在缩指指法练习中建立紧缩的距离感,也就是两个手指处在小于自然位置时的距离感。如一、五指呈四度、三度和二度距离。缩指的距离感较扩指的距离感容易掌握,因为手指间紧缩的变化要少得多,而且近距离的动作本身就比远距离的容易被人接受。要注意的是,在两个手指紧缩时,其它的手指应自然放松,虽然不用特意摆成自然的“五音位置”,但是决不能人为的收缩手掌,使手指紧靠在一起,造成手部肌肉的紧张。
缩指的距离感主要应用在音阶和半音阶上。音阶的指法是非常有规律的,在转指时总是以一、三指或一、四进行交换,这就造成了手指的紧缩。在从三指、四指换到一指时,一指是提前藏入手掌中的,这时要注意大指既要放松又到恰到其位。初学时,大指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距离感,不是前伸的不到位,触键时还得再够一下;就是伸过头了,弹到了下一个音上,还会因此而造成手的紧张。不过,一旦手指形成了正确、稳定的距离感,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半音阶的手指紧缩感是最强的,尤其是一、三指。由于它们是小二度的距离,弹奏时手指要有非常紧凑的感觉,好象前后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第四,建立大跳时的距离感。一般,超过一个八度的音型组合就可称为大跳了。这是一项艰巨却不可避免的课题,如果不建立良好的距离感,只靠眼睛去寻找琴键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的。
每首乐曲中的大跳其音型组合都是不同,在感觉上也就不尽相同,所以大跳的距离感的规律性较差。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远距离的跳动都是以弧线形式运动的,并且都是以手臂带动手指作运动。手指不要去用力够琴键,或是硬生生地把手指“放”到琴键上,这样必然会造成手的紧张,声音听起来也发紧。手臂作弧线运动时要自然、放松、圆滑,不能有棱角。这个动作是不能少的,即使在快速演奏时来不及做出明显的动作,这种弧线的运动方向也要蕴藏于手臂中,就象工作中的机器一样,带着手指不停地运功。
对于乐曲中的每一处大跳都要反复练习,不断调试手指的距离,调整腕、肘、臂、肩乃至整个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并运用惯性与反弹力,找到最省力、最自然的运动路径,然后固定下来,逐渐养成肌肉习惯,这段大跳的距离感就形成了。
有很多乐曲演奏起来感觉很别手、很难,这主要是由于复杂的键盘排列造成的,因为它们打破了我们已经建立好的、非常熟悉的键盘距离感。我们在演奏中国乐曲时常会感到不适应,就是因为中国五声调式音的排列与西洋调式存在很大的区别,需要手重新调整排列次序,以建立新的距离感。
但是,不管乐曲中音与音互间是怎样排列的,都离不开五音位置、扩指、缩指、转指、跳跃这几种变化。只要科学地安排指法,并能认真反复地练习,就能在短时间内建立手指对键盘的距离感,以保障乐曲顺利完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情感维度下的声乐教学策略探索下一篇:母爱剥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