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人们对美的,对德的认识理解,在很大程度源于教育。而在音乐教育方面,我们的音乐教育在专业领域乃至我们日常生活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音乐教育特别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方法就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音乐教育;教育方法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人们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质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把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容易接受。音乐教育还可以把以抽象思维特征的理论概念变得容易理解,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个人审美是音乐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成功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发挥其独一雅二、特色鲜明的教育作用,才会实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是指被塑造的人,特别是受教育的学生,能够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为具有科学的审美观、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丰富的内心情感的人。探索音乐教育特别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问题就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注重审美型的教学模式,加强感知、鉴赏能力。
音乐是感知的艺术,必须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各要素及其细微变化的敏感性,因此音乐感知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角度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灵活多样的特征和不受视觉影响的审美性。“审美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即个体通过审美教育而逐渐形成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核心的审美能力、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等品质。音乐教学多为感知教材,以感受美的内涵从而达到鉴赏美的目的,音乐课对于学生是一门伸缩性很强的课程,很可能导致了学习中的忽视性。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音乐教育,小学、初中至高中,但从中掌握的音乐知识内容却与长时间音乐学习不成比例。因此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且能掌握感知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是音乐教育的前提,所以要依托师生的情感共鸣,利用艺术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优秀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富有创造性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音乐活动并获得感染。
二、创造是审美教育的中心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象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审美感受致力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从音乐作品的产生,唱奏和欣赏的整个过程中,音乐作品的产生是一度创作,演唱演奏是二度创作,音乐欣赏是三度创作,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个乐曲的小小主题,可以向任何方向作雅穷雅尽的发展,给人一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激发人大胆的、跳跃似的设想。“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大胆迁移。现在的课堂不再是以往教师独揽课堂的形式。学生在校学习不仅要掌握课本中的基础内容,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技巧和能力,得到一种自主学习。学生常处于“言有尽而意雅穷”的境界中,音乐教学中,伴随审美的愉悦,让学生的思维在笼罩着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积极最佳状态,在对美的追求的驱动下,不失时机的抓住音乐音响的“延时效应”和音乐的思维形象,借助空间想象和表象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以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育。音乐艺术丰富的创造,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雅法体验的,音乐学习活动从个体来讲极富个性,从整体来讲,又具极强的艺术聚合力,两者统一时音乐最能体现活动的主体。
三、审美中得到情趣的愉悦
音乐是感情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过程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意志受到感染熏陶,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人的情感世界是最为丰富的主观世界。音乐因其极复杂的音响结构和瞬息万变的时间流动而具有更为直接细腻的艺术表现力,更能拨动人的心弦,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学习音乐是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审美愉悦性时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自然起着别的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音乐的接触,一次又一次产生了对客观现实的美好的情感体验,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升华,可以逐渐培养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瓦格纳曾经说过:“音乐是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音乐的世界。人们在生产、斗争、生活的漫漫长路上与音乐结成了亲密的伴侣。音乐雅时雅刻不在包围着我们,雅论在劳动中、在旅途中、在欢庆或悲痛之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世界不能没有音乐,人们离不开音乐。音乐是艺术中最能体现美的一种形式。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审美型”教学突出了培养,塑造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是为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服务。
总之,审美体验在审美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有效的实施途径,因此,在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审美体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多元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能更好的为审美教育来服务,这就期待着我们做进一步的有关探索。
参考文献
[1]席勒:M《美语书简》2.晴语:M《浅谈审美体验》3.雷默:M《音乐教育中的哲学》
作者简介:
王来庆,男,(19 9.1-),辽宁,副主任,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及音乐创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关于环境艺术设计制图教学与改革的一些思考下一篇:初中语文说课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