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英语素质教育的角度,探索在大学英语中开展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的实践与理论,合理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强调第二课堂的重大意义,并倡导开展课外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应试教育只能是临时手段,素质教育才是最终目的。”[1]“素质教育使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教学出现了重心的转移。”[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证明丰富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大学公共英语;第二课堂;创造性学习
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情况及成效
(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水平,把全班分成ABC(上中下)三种级别,并在A组中竞选正副科代表(各一名)和若干名组长作为干部,协助教学。由干部和几名B组生组成兴趣小组,由兴趣小组与C组结成帮扶对子:科代表包干帮扶最差的学生,其他组员包干C组生,从而组建科代表―――组长负责制的学习集体,化大班为含三种程度的小班,进行小班化复式分层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这些层次可以浮动,根据学生口笔语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分数,在半期和期末进行升级或降级考核,干部可以“削职为民”,而进步很大的一般学生,可以一跃而为科代表,这样就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落实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除按照学生前后左右坐位顺序,俩俩练习以外,尽量以各种形式,使学生尽可能地开口操练,让学生到讲台表演对话。如《大学英语》的听力教材,完全以口语方式进行情景模拟授课。“运用整体结构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进行口语交谈的能力,教学才有成效。”
(三)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新生找不到图书馆、餐厅,是外国人找不到宾馆等等,在教室里进行情景模拟的问路对话练习。
二、第二课堂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有探索中的缺点甚至失误,从教训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和研究:
(一)辩证统一地处理好两种课堂的关系,防止“喧宾夺主”和“三分钟热情”两种极端。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后者有利于激活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但如果不加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也容易养成不良语言习惯,积重难返,副作用大。因此,一定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地“打持久战”。有些外向热情活泼的学生在成为“英语迷”之后,急功近利,忽视课堂常规学习,沉湎于浮泛空洞的活动之中,把课外活动搞成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此为课外活动之大忌。而那些内向沉静不好动的学生则不喜欢课外活动,往往刚开始新鲜,不久就失去了热情。这都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深入做好思想工作,艺术地巧妙地加以引导激励,切不可简单粗暴、不加分析地批评指责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每次口语会话,在内容上要确定好与教材相关的谈话专题,事先做好准备,要避免漫雅边际的“神侃”,浪费时间而又收效甚微。
(二)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个性发展与德育渗透的关系,克服只重智育而轻视思想教育的倾向。建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例如,参加课外活动的男女同学之间有可能产生恋情。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而要积极从德育和个性中探索解决办法。
(三)要协调好与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求得各方面的信赖、理解、配合与支持。课外活动极有利于素质培养,本来是整个教学中应有的必然环节,但是在各种英语考试指挥棒下,却经常被忽视。学生大都成为教室的囚徒,被要求立竿见影地考出高分,而课外活动恰恰难于做到这一点。开展课外活动摈弃了诸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摸索出融课内外于一体的新模式。这种教改和实验具有一定的超前和创新的性质,需要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比如英语广播活动,都需要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
(四)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做到有机统一。如朗诵、唱歌、讲故事等,而且应尽可能地新颖,富于鲜明的时代感。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等高科技手段,开展活动。
三、开展第二课堂实践的体会与思考
英语教学是一种大众参与的科学的实践活动,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堂教学固然是教学的主渠道,但是,实践证明:它有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学生易于系统掌握知识的长处,但也有整齐划一、难以因人而异、时空限制、缺乏目的语氛围和使用场合、使语境教学较为困难、不易激活兴趣等等局限。代写英语论文学生易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陷入题海之中,成为教室―――餐厅―――寝室三点一线的囚徒,知识面狭窄,思维易受局限,自学和创新能力难于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信息论认为只有足够的输入才会有思想的输出,而在有限的时空只能学到有限的知识。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 5%。课外广泛的时空则可以获取广泛的知识。两种课堂的有机结合,开拓出学生在积极的输入与输出信息的实践中,掌握英语的广阔天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语境理论认为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以及综合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学会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其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学会具体运用,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什么场合运用。”
参考文献
[1]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P.248.
[2] 周天梅.论素质教育中知识教学过程转轨[J].四川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P. .
[3] 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一年级教研组:教一年级精读课的几点体会[A].胡文仲.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P.118.
[4].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P.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