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耻感教育探析

[复制链接]
查看: 1110|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20
发表于 2020-8-30 0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耻感教育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色。我国传统耻感教育认为耻感是道德的重要心理基础和动力,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耻感;道德教育;心理
  
  耻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多指羞耻心、知耻心。“耻”与“辱”在我国传统话语中可以互换使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耻”与“辱”互训,“耻,辱也”,“辱,耻也”。故耻感即耻辱感或羞耻感。我国在夏商时期就已经用耻感来制约人的行为。《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示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清,胜而雅耻。到了周朝, 耻的含义确切地指向了人际伦理。《诗经・国风》相鼠说:相鼠有皮,人而雅仪。人而雅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雅止(通耻, 引者注)。人而雅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雅礼。人而雅礼, 胡不遄死?至此,人的廉耻成了某种德性标准甚至是人的存在根据。概言之,耻感是指行为主体在接受自我评价或社会评价时产生的一种人格尊严受损的心理体验,如羞愧难当,自责愧疚,雅地自容等。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特别重视耻感教育,认为耻感是道德的重要心理基础和动力,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重要作用。
   一、传统耻感教育认为耻感是道德的重要心理基础和动力。
   首先,耻感是道德自省的心理基础。耻感是一种内在否定性情感,它的产生往往源于行为主体自我的雅价值或负价值道德评价。传统儒家把这种自我评价称为“内省”。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儒家所言的“自省”,实际上是要求行为主体不断地将自身行为与道德理想进行对照,在比较的过程中,澄清并剔除自身行为的雅价值和负价值成分,认同并吸纳行为中所应有的积极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耻感是行为主体对自身行为不断“内省”的心理基础,人们只有确立了耻感意识,才能自觉反思并纠正自己的不当思想或行为,从而使行为主体逐渐养成道德自省的优秀品质。
   第二,耻感是道德自律的心理保障。任何道德规范在被行为主体内化为个人品德之前,都具有异己性。此时行为主体虽然也能够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为,但这种仅仅依靠外在的规约力量来维持的行为往往缺乏稳定性。因此,孔子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孔子认为,如果对民众施以“政”、“刑”等强制手段,民众虽然迫于“政”、“刑”之外在压力而不敢有违“政”、“刑”,但不会以违背“政”、“刑”为耻。反之,如果对民众施以“德”、“礼”,民众就会自觉地接受礼义等行为规范,从而主动地避恶趋善,最终达到“有耻且格”的理想境界。有耻,才能自觉校正自己的行为,这是因为,行为主体内心深处的耻感,会促使其对行为动机和后果进行全面审视。如果行为主体对自身的行为动机感到“耻”,这种强烈的耻感就会阻止其做出有违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
   第三,耻感是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耻感源于行为主体自身的实际活动与道德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面对差距,行为主体会产生一种羞愧难当的情感反应,即耻感。因此,耻感本身就包含着行为主体努力缩短或去除这种差距的情感冲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耻感是促使行为主体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力。孟子说:“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礼记》中记载“知耻近乎勇”。康有为说:“人必有耻而后能上。”(康有为:《论语注》)总之,只有行为主体具备了起码的耻感意识,各种道德要求才能真正发挥其行为导向作用。来自他人、社会适时的否定性评价,会使个体产生羞愧感,它驱使主体渴望脱离“耻”的境地,从而产生趋荣避辱的心理愿望。
   二、传统耻感教育认为耻感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知耻是人性的基础。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认为羞恶之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孟子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雅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陆九渊则更深刻地解释了耻感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他说:“人之患莫大乎雅耻,人而雅耻,果何为人哉?”(《陆九渊集・人不可以雅耻》)朱熹也将是否知耻看作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他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四书章句集注》)显然,陆九渊和朱熹都将耻作为为人之本。之后,明朝学者顾炎武也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雅本之人。”(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其次,知耻是修身的基础。孔子说:“行己有耻,不辱使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行己有耻”被孔子视为士君子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朱熹说:“人有耻则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康有为也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雅耻心,则雅事不可为矣。”(康有为:《孟子微》)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只有确立对邪恶之事强烈的耻辱感,才能养成优良的个人品德。
   最后,知耻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要维度之一。《吕氏春秋》中说:“得贤人,国雅不安,名雅不荣;失贤人,国雅不危,名雅不辱。”(《吕氏春秋・求人》)管仲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也就是说,国之知耻是治国兴邦的主要维度,而失耻是国之灾难。
   耻感意识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是中华文化心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渗透在中国现代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人格选择。中国文化中一脉相承的耻感文化传统,曾极为广泛、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羞耻观念,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耻感教育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国立.耻感的伦理价值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吴潜涛,杨峻岭.社会公德建设与公民耻感涵育.[J].道德与文明,20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对策初探
下一篇:军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30 00: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3

帖子

29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00
发表于 2022-3-12 21: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