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现代教学论的创始人之一,布鲁纳认为:物理教学要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进行发现。他倡导建立“引导――发现”模式,其程序为:明确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假说――获得概念――新情境中应用。此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这是我们今天课堂教改的方向。探究教学与其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发现,在发现中接受,在发现中创新。课题探究应在实际的操作中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课题提出――重启发诱导
进行课题探究教学,必然涉及探究课题的提出。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引出初步要探究的课题。在实施的每个具体步骤里,教师再围绕所要探究的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系列问题设计,使之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建立起实质性联系,从而逐步完善课题。
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1.提出问题: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均有凸透镜,他们所成的像有什么不同?2.提出探究课题: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科学猜想,且思考如何设计方案(包括选取试验器材和仪器、测量的物理量、如何操作等)。4.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试验、记录试验数据,且通过对试验现象与数据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否定或肯定假设,得出结论。5.最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如何将获得的物理概念、定律等运用于新情境的问题解决,从而进一步领会课题的价值。
在确定课题时,我们还要考虑章节所包含的知识体系:如“电阻”,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其知识点较为复杂,此时我们不妨在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上做文章。多维构建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使课堂得以延伸。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的意义。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施教过程中刻意加入方法、能力的渗透式培养,这样就会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来实现学生的变学为思、变学为悟,从而使教学深入到以诱达思的境界,调动学生探究主动性、积极性。
二、课题探究――重主体参与
一是设法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并有极大可能从其他角度审视、批判性地参与教师引导的课题探究教学活动。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会得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扎实提高。如:在讲“压强”这一节时,我让每位同学用大拇指和中指拿着铅笔的两端,感觉手指的疼痛,当大家做完这个实验时,群情激昂,都感到物理就这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对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很快就理解了。讲“电磁感应”更为有趣,我展示了法拉第实验器材,他们个个跃跃欲试。几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结果都失败了。这时大家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惊叹,有的失望,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终于产生了电流,同学们不仅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同时知道了探索的艰辛,都认为是上了最有意义的一课。
二是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来陈述自己的观点或课题探究过程,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角色的转变。例如在学习“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几个问题:(1)气压降低则沸点越低,那么在真空中水的沸点可以是多少呢?讨论结果为:真空中气压为0,水的沸点可以低到任何温度(直至宇宙中的绝对零度)。(2)月球上没有空气能有水吗?讨论结果:凡是没有空气的星球上,就一定不可能存在着水。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使他们为自己的探索成果而感到自豪。
实践证明,这一环节对促进学生主动、创新性地学习非常有效,有利于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同时还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能使学生积极地从整体上去把握所要探究的课题。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因才点拨,同时启发其他学生共同探讨,主动地动脑思,动手做,动口议,动眼看,动耳听、动笔写(算),独立地观察、分析、类比、联想、辨析、归纳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
三、课题深化――重质疑反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督查、检测、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内化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教师要在这个环节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感悟,以便升华新的认识与观念,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种由成功的学习而产生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探索出适合自己个性的独特而又有效的思维方式。
虽然总体的课题探究程序已完成,但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诸多困惑,即使教师也很难在初中学生的已有认知域内对某些物理现象或事实给予准确的表述。强行灌输,往往会弄巧成拙,不如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产生教、学协同与共振,从而切实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过程、教服务于学的观念,按照学生的探究展开教学,使学生真正从研究中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教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物理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物理方法等于交给了他们打开物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他们终生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王集二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初中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之我见下一篇:试论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