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主要从高职类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入手,分析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从几个方面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初步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任务驱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9 (2011) 23-0000-01
Computer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Study
Zhang Xinlei
(Jiamusi College,Jiamusi 154004,China)
Abstract:From computer trai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nalyzes the market demand for computer professionals,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ask-driven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to use computers and the ability to control work.
Keywords:Computer major;Task-driven teaching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育部提出要培养造就技术型人才,其中大部分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培养任务,这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政策具备、市场成熟的条件下,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把握市场是第一位。了解企业的需求,并对自己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是本次研究的目的。在教学的同时,我们剖析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在学生实训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二、劳动市场供需情况
当前市场对计算机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据统计,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但国内学历教育目前只能提供5~ 万人。从近几年的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23%左右,许多企业不得不聘用一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 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 万人,这就证明,我们的学生在市场中,是很有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这就取决于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最终确定在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平面广告设计、Flash二维动画、3D Max三维动画、网页设计等课程中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企业研究反馈
通过市场调查,在受访企业中,具有大专学历的人才主要集中从事生产、设计和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这些正是我们高职高专所要培养的人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所以我们运用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即“动手能力强”、“操作能力强”、“团队意识强”。
四、理解任务驱动教学法存在的误区
(一)关于“任务”
1.任务的庸俗化。将任务等同于练习,误区在于:这些所谓任务不任从大小还是功能上都只能称之为作业;另外就是这些“任务”提出的时机、教师在任务中的作用都与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相悖的。
2.任务分类不清晰。当前任务驱动教学中占主导的是封闭式任务。封闭性任务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任务设计的单向度,主要表现在任务设计的工作由教师垄断,缺乏学生的参与,不能有效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很容易陷入低层次的“模仿学习”。
(二)关于“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
把“任务驱动”的动力来源看作是主宰任务的教师,即把学习当作教师通过“任务”来“驱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使“驱动”异化为“驱使”,学生则处在不断完成一个一个任务的流水线上,“像牛一样被驱赶”,缺乏自主和自我定位的时空感。简言之,学习被误解为应付任务,“任务驱动”异化为“任务的驱动”,一种外在的驱动,而不是学生内在动机的自我驱动,显然,我们需要树立一种新型的任务驱动教学观。
五、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新认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重新认识:一是关于任务的内容:“任务”有其规定性,任务设计要把学生所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世界浓缩于任务。二是关于任务的创设,它不应成为教师单方面的工作,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情,学生对他所学习和生活有深刻的体会,缺少他们的参与,将影响任务的“真实度”。三是关于学生、任务和教师的关系:任务作为学生认知的一个窗口,它与学生紧密相连,学生在与任务和教师的对话中开展学习;教师是任务的创设者之一,任务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不能成为教师“奴役”学生、迫使学习的手段,如果这样做,只会将任务和教师“神化”、“魔化”,把学生“奴化”、“工具化”,使学生与“任务”的关系相互疏离。
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
(1)改变教学指导思想,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由于提出了任务,学生看到了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情景中思考、判断和交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而学会学习的成功体验又反过来激发他们乐学的精神,从而培养了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侧重于素质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通过学生亲自活动和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并能在学习中与他人相互协作,提高团队意识。
(3)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组织者,也是教学的指导者,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等手段,教师可随时收集并处理学生反馈的问题,从而很好地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及时调整任务的进展,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在细化总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启发、指导作用十分重要。学生对整个教材内容和系统知识是了解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予以分析和说明,并加以归纳,通过若干次任务,学生能逐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训环境中进行任务的讲解、演示和指导,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在课堂之外,开放实训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对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
[2]章振周.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建构[J].职教论论坛,2001,8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下一篇:浅谈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