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和作用
创新教育是灵活的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创新教育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从实践中收获经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家庭与社会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1. 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化学反应的原理与反应式,而想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学习与创新的过程中,单纯地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教师应当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增进师生间的交流,让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活跃的课堂氛围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加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化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原理来解释。因此,加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的应用化学原理,达到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因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而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如在讲解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时,事先不介绍反应的产物,而是鼓励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在推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对反应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答案。同时,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思考的方法,建立适合自身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激发自身的潜力,促进自身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4.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学生只有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进行合理的联想后,才能发现其内在的关系,从中总结出化学学习的规律,并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联想,发现化学知识的潜在规律,让学生在面对一个陌生的反应时,能够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来判断反应的类型,而不是毫雅头绪,等待教师作出解答。如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原电池结合起来,不仅会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也让学生在解决原电池的题目时,准确的判断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 将创新教育融入到化学实验当中。化学学科与实验的联系要明显高于其他学科,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往往需要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反应机理。同时,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紧密,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自实践,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体会创新成功的滋味,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有利于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受益终身。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谈有效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下一篇:在教学日记中反思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