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一、更多资料下载:(www.)(每题2分,共28分)
个体心理
答案: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个体心理现象包括认知、动机、情绪情感、能力和人格等方面,通过对个体心理的研究,可以了解和把握在管理活动中个体行为的原因,进一步预测和控制个体的行为,充分挖掘个体的潜能,激发个体工作积极性,使个体心理和行为符合管理目标,实现管理科学化。
2.认知
答案: "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观察法
答案: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4.实验法
答案: 心理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
答案: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它各脑区信息的意识脑区(在前额叶周边)。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即它可以辨识自己脑区中的表象是来自于外部感官还是来自于想像或回忆。意识脑区没有自己的记忆,它的存储区域称作"暂存区",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只能暂时保存所察觉的信息。意识还是"永动"的,你可以试一下使脑中的意像停止下来,就会发现这种尝试的徒劳。有研究认为,意识脑区其实没有思维能力,真正的思维都发生在潜意识的诸脑区中,我们所感知到的思维,其实是潜意识将其思维呈现于意识脑区的结果。
6.注意
答案: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7.催眠
答案: 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
8.感觉
答案: 在心理学中,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活动。同时,感觉是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9.知觉
答案: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10.绝对阈限
答案: 确定绝对阈限的方法是实施探测作业:以从小至大或从大至小改变刺激量,或随机呈现各种不同的强度的刺激方法,探测人对不同刺激的感觉反应,由此建立心理测量函数,绘出每一强度的刺激(X轴坐标)的觉察百分率(Y轴坐标)。心理物理函数曲线并不存在一个唯一的、真正的绝对阈限,因为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强度值,一旦高于它,感觉就总能必然可靠地发生,一旦低于它,感觉就完全不会发生。心理量曲线几乎作总是一条平滑的S形曲线,表明随着刺激量的增加,对刺激的觉察由不发生到逐渐提高觉察率,直至最终总能正确觉察出刺激。这一曲线意味着:感觉从无到有是一个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过程。而且,存在这样的情形:人们的行为表明他们似乎觉察到了刺激,即使这个刺激的强度处于阈限之下。这种现象叫做"阈下觉知"。此外,存在一种有规律的倾向,即反应偏差,是指由于种种非感觉因素,人们偏好以特殊的方式作出反应,常见的形式有:希望、预期、习惯。这些形式使人的感觉被改变或歪曲。为此,通常在感觉探测作业中采用监测实验技术来检查是否出现反应偏差。
11.韦伯定律
答案: 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同一刺激差别量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别感觉。这一比例是个常数,用公式表示:ΔI(差别阈限)/I(标准刺激强度)=k(常数/韦伯分数),这就是韦伯定律。 把最小可觉差(连续的差别阈限)作为感觉量的单位,即每增加一个差别阈限,心理量增加一个单位。感觉量与物理量的对数值成正比,也就是说,感觉量的增加落后于物理量的增加,物理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而心理量成算术级数增长,这个经验公式被称为费希纳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12.似动
答案:似动是指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一种现象。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定律表示似动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这些物理参数的相互关系可以用科尔特定律来表示。
13.三色论
答案: 三色论又称三色说,是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提出,是一种重要的色觉理论。他假定在人的视网膜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可见光谱中的某一个特定频率的光波敏感并对之反应。当不同频率的混合的光入射到视网膜的时候,三种感受器分别对其中的特定频率的光波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混合的颜色知觉。后来赫尔姆霍兹又发展了杨的三色说。
14.对立过程理论
答案:对立过程理论是颜色的视觉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对立过程理论认为,视觉的生理基础是视网膜存在的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在光刺激的作用下,三对视素表现为对抗的过程,这被称为同化和异化。与传统三色理论相比,对立过程理论更好地解释了色的对比、后象和色盲现象。
15.二、更多资料下载:(www.)(每题6分,共48分)
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答案:心理学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描述和测量: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解释和说明:心理学不只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开展的特点。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心理学通过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并帮助其改良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16.列举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答案: 答:意识状态包括(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作用:(1)意识对人所察觉的核心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2)意识使人们根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
17.注意的特点及其外部表现。
答案: 答: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1、适应性运动。2、生理变化。3、无关动作停止。
18.举例说明注意的种类及特征。
答案:注意的种类及特征如下: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有目的地选择其中一些声音而忽略其他声音的注意就是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就是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特征上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既有自觉目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熟练的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边听音乐边驾驶就是随意后注意。
19.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
答案: (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3)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0.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
答案: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但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常见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21.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答: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感觉通道的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人的态度和兴趣。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3、人的态度和兴趣。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反之会觉得时间过得缓慢
22.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答案: 答: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和凸凹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单眼线索包括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明暗阴影、运动视差和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线索包括双眼视轴辐合和双眼视差。
23.三、更多资料下载:(www.)(每题8分,共24分)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它们与身体、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人类的认知、情感、社会和发展等方面,旨在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同时,心理学家也研究各种心理障碍,包括精神疾病、成瘾、焦虑和抑郁等,以及与这些障碍相关的生理和环境因素。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和分析数据等方式来探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测量和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例如:行为实验、脑成像、问卷调查等。
24.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答案: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1)临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2)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4)闭合原则。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5)同域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25.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答案: 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如垂直水平错觉、月亮错觉。知觉对象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这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个体过去的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
上一篇:国开电大《心理学》形考任务三答卷下一篇:国开电大《心理学》形考任务一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