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与构建生态文明的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 2206|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9-25 11: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通过自觉遵循生态规律来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关键词] 环境管理 构建 生态文明 关系
  
  当代环境管理的实质,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到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状态。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通过节能减排、防治污染、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实施生态工程等措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环境管理在这一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1.生态文明是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通过自觉遵循生态规律来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中,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价值基础。生态文明的具体内涵可以表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人们通过对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使之符合生态规律,优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了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和稳态反应能力,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例如,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和实施集“污水治理”、“资源保护”与“水景绿化”于一体的湿地生态工程,构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绿色风景线和生态走廊,就是通过环境管理将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符合湿地生态规律的生态化改造的过程。
  1.2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管理制度符合生态规律,实现了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管理制度的生态化。例如,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理念来设计环境管理体制,在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尊重生态演变规律并付诸实践,就是环境管理制度生态化的具体表现。
  1.3人们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充实和丰富了生态化内涵,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工程技术等新兴学科领域崛起,推动了人类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全面进步。这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体体现为生态学理论知识与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与提升,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相关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落到了实处
  在以生态文明为价值目标的环境管理中,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效益与生态服务为全体人民共享,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征是完全一致的。我国的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消除贫困是统一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环境管理通过“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体途径,在城乡一体化模式下进行生态建设和实施生态工程,其目的就是要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转嫁的现象,实现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与消除贫困的多重目标,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落到了实处,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的“总钥匙”。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环境管理的目标所在。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体现了全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将极大地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
  4.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管理迅速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是通过环境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因此,通过环境管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运用知识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来整合和提高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利用效率,减少经济活动中物质资源消耗和污染,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体现生态文明的环境管理,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立足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两型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实施既具有高新科技内涵又紧密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全面建立“两型社会”的基础。从辩证的角度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要求在思考经济问题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而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与规划时,要重视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环境管理应围绕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三大主题,最大程度地缩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随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状况恶化的周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结束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点。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重要措施,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需要全民动员。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时代,我们同住地球村,我们任何人都雅权浪费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 考 文 献
  [1]周训芳.论环境权的本质――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J].林业经济问题,2003,( ).
  [2]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以团队绩效管理促进教师团队合作
下一篇:高校知识管理与毕业设计实施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9-25 1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