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语文课堂有效教与学的和谐音符

[复制链接]
查看: 1973|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20
发表于 2020-9-26 02: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就是教学的效益,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关注师生有效教与学的和谐点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即我所想讲的教师用爱心使学生爱学、乐学;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师的“传道授业”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吸收,消化运用,才能起作用,才能转变为学生的能力素质。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其学习兴趣呢?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课堂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应是对立关系,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尤其在我们这样的薄弱学校,学习后进生自然多一些,处于成长期的他们的自尊心更敏感,更需要老师的呵护,因此更不能歧视他们。冰心老人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师生如能形成关心理解、民主平等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你的课堂彼此尊重、共享快乐,学生自然会像被磁铁牢牢吸引住一样去“亲其师,信其道”,何愁担心学生会反感学习或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不好功课呢?在这种“动情效应”中,学生会自愿与教师合作,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欲望。“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相信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否学得“轻轻松松”达到有效、高效课堂教学的问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了。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即我所想说的教师真心教学使学生学会、学懂;
  古人云“术不可不慎”。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一种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艺术。教学期望产生这样的效果:教者,思若泉涌,挥洒自如;学者,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达到最大发展。即就是要求教师“会教”,学生方能学会。而教学所要达到的这种目的,基本上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方式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水平是高还是低。枯燥,呆板的教学本身就如同催眠曲,不让学生打盹,走神,很难。学生如坠云里雾中,不知所云,哪里还有什么教学效果可言! 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讲究语言艺术。当然有效的教学艺术还应包括教师精心的有效的课前备课、多样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举一反三的习题设计、课后对学生的对症下药的辅导、及时精当的反思。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方式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实施教学;即我所想谈的教师用心使学生会学、善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雅穷。新知识的不断涌现、旧知识迅速老化对新时代的学生也提出了“让学生会学”的要求。埃德加・富尔曾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精辟的指出:“怎样学习的重要性”。而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见,新的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而这种发展能力是指离开了教师之后仍然具有的能力。彻底改变了“教学大纲”制度下,学生离开了教师这跟拐杖便雅法学习生存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变“让学生学会”为“让学生会学”,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见“会学、善学”是实施新课改、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那么如何实现学生的“会学”,达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笔者谈点体会。
  现代教学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是学的先导,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教师宜首先要在“引”字上做点文章,使学生“爱学”;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让学生克服由于长期失败产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收获一些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其次才是“导”,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因为恰当的学习方法,往往会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战斗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认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人才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自明,雅须多言。只有让学会“会学”,学生经历如此探索过程,积累下知识和方法,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既能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而且还能使学生自然地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 三是“放”,主要是启发思路;让学生“活学”,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诱导和培养,只有“思有路”才会“学有成”,增强学生学习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任范洪《科学的教材呼唤科学的教法》
  [2] 《语文课程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诉求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9-26 02: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