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静之中的狂欢--《我弥留之际》的狂欢化解读

[复制链接]
查看: 80|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61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摘要《我弥留之际》于1949年为威廉•福克纳赢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将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分析小说中人物和小说结构的狂欢化特征。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由四部分组成。小说描写农妇艾迪•本德仑弥留至死后,丈夫安斯按照她的遗愿,率全家扶送灵柩去杰弗逊镇妻族的墓地安葬的10天之内发生的事情。这部小说结构新颖,全书59节,每节是一个人物的意识流。叙述者共有15位,除了本德仑家的7名成员外,还有他们的邻居、偶遇的旅客和相关人士。在《我弥留之际》中,尸体是小说的中心意象,而死亡是小说的中心主题。福克纳既嘲讽南方农民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又肯定了他们重诺言讲信义的另一面,在严肃庄重的悲剧意味中又有幽默调侃。本文在第一部分对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引出其中三个重要概念:狂欢、狂欢化和狂欢化世界感受,并介绍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所包含的基本元素。狂欢意指一切狂欢节的庆贺、礼仪等形式的总和;狂欢转化为文学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狂欢化;狂欢化世界感受是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核心,包括四个基本范畴,即亲昵地接触、插科打诨、俯就和粗鄙,以及加冕与脱冕、狂欢化的笑等。而加冕与脱冕、狂欢化人物、狂欢广场、狂欢化的笑及怪诞现实主义等构成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基本元素。本文在第二、第三、第四部分分别从《我弥留之际》的主人公的加冕与脱冕过程、死亡的双重性、小说中其他狂欢化人物、狂欢化广场、怪诞现实主义和小说的戏仿论述了小说所体现出来的狂欢化精神。小说中农妇艾迪•本德仑在弥留之际到死亡经历了众人对她的加冕与随之的脱冕;在小说中,尸体成为中心意象,而死亡贯穿了小说始终并与再生意向双重存在;小说中的人物父亲安斯、小儿子瓦达曼和药店伙计分别以小丑、傻子和无赖形象展现了狂欢化人物;并且狂欢化的笑以直接或弱化的形式体现在本德仑一家的一系列遭遇中,即使是暴力场面也浸透着狂欢化的笑。而小说对《圣经》和《奥德修纪》的引用显示了它们之间的戏仿,小说与《红字》人物和细节的相似性也表现出互文关系小说的戏仿。    本文得出结论,小说《我弥留之际》充分体现了狂欢化精神。通过分析主人公的加冕与脱冕经历、死亡的双重意义,小说中的小丑、傻子和无赖的狂欢化人物,本德仑一家的一系列遭遇中直接或弱化的狂欢化的笑以及小说对圣经等的戏仿,本文都以一种较新的角度诠释了蕴藏在小说严肃庄重的悲剧色彩中的狂欢精神。 





上一篇:俄语名词隐喻的语义分析——以普希金的诗歌为语料
下一篇:飞翼布局飞机方案设计的多学科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