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式塔心理学看《牡丹亭》四个英译本中“鬼魂”意象的翻译

[复制链接]
查看: 96|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75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是像《牡丹亭》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集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并且其作为戏曲这一特殊的体裁更是给译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牡丹亭》在海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译者的辛勤工作。同时,作为一部中国戏曲中经典的鬼戏,其中的鬼戏章节传达了大量的中国鬼文化信息,并且主人公杜丽娘的鬼魂在推动全剧情节发展和主题体现和深化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将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对四个译本中“鬼魂”及与“鬼魂”相关的意象的翻译进行分析来看各翻译版本在表现人物性格和戏曲主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三个重要部分,即整体性、异质同构性及“场”理论的运用和完形趋向及蕴含性方面的理论。第二章则主要对中国鬼文化及戏剧中的“鬼”意象进行了总体介绍和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的鬼文化中一些重要的概念。而后则重点阐述了中国古代鬼戏当中鬼魂的分类及鬼魂意象的审美价值。第三章主要对汤显祖、戏曲《牡丹亭》以及其四个英译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突出阐释了整部戏曲的主题——至情。“至情”主题集中体现了封建制度给人们带来的桎梏和极度压抑,主人公杜丽娘用自己的至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打破了封建道德的束缚。第四章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三个方面的理论——整体性、异质同构性和完形趋向来对《牡丹亭》四个英译本中“鬼魂”及与“鬼魂”相关意象的翻译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来探讨不同的翻译处理对于“鬼魂”意象的表现、主人公心态和性格以及戏曲主题体现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则是对文章的总结。





上一篇: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失效机理及寿命预测
下一篇:黑人乌托邦的追寻与幻灭——对莫里森《乐园》的原型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