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宝题库解析:
国际经济理论与发展经验表明,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区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与动力之一。区域创新体系通过优化要素组合、调整资源分配、扩散知识成果等方式,使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1世纪是“城市区域”主导经济发展舞台的世纪,城市区域内部由于资源禀赋和创新环境的相似性,使得创新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创新扩散效应更加显著。本文梳理了城市区域的理论基础和概念内涵,并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和我国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的现状,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城市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并明确了城市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即“城市区域创新体系(Urban area innovation system)是在大城市区域的基础上,由地区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区域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也是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其内涵包括“基于地理区域的创新体系”、“多元创新资源市场导向的创新发展方式”、“城市资源禀赋”三个方面的创新资源特征,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区域创新国际竞争力,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区域创新空间极化状态的研究中,本文认为区域创新极化是创新资源有限聚集形成极点,并与周边创新活动相对落后地区形成两极。2002年DeBresson等人首次提出“创新极”的概念之后,国内外学者针对创新极化题目展开了初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创新主体和资源总是倾向于在区位上接近以利用相邻知识存量,这将促使创新在地理上的集中,即创新扩散具有一定的地理局限性。区位接近的产业集群通过创新网络使新的技术和发明得以扩散,加速了技术进步效率。因此,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空间极化配置从理论上来讲是一种有效的配置。本文在构建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极化指数模型对城市区域的创新极化进行了量化研究,并以1998-2007年的城市数据为基础,考察了我国城市区域创新空间极化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四大城市区域内,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且尤以成渝地区最为显著,长三角和珠三角次之,京津冀极化度最低。进一步实证研究创新极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发现,市场导向为主的区域,创新空间极化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创新资源空间极化配置的有效性。在对城市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贡献评价研究中,本文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对我国四大城市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评价内容包含了创新市场活力、知识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设施支撑能力四个方面。然后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对四大城市区域各方面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区域创新能力参差不齐,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在区域创新经济贡献评价时,运用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相结合,通过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区域创新总体水平和各创新要素的经济贡献进行深入分析,并考虑了创新滞后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创新因素对经济的贡献率总的来讲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国际差距明显。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投资额的增加,创新的经济贡献率偏低,但值得肯定的是专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比较显著,且时效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