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文化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只要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一律吸收
2.
网络伦理规约具有与现实伦理相融相通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对于我网络伦理规约的构建与运用具有重要价值。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基础不包括(
)。
责任伦理
德性论
自我中心论
公益论
3.
网络隐私权被学界公认为一种( )。
生命健康权
人格权
选举权
结社权
4.
以下关于网络非主流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与社会发展完全相背离,应坚决予以取缔
是网络主流文化相对的部分,它只被少数人接受与认可
主要存在于年轻群体之中
伴随现代化进程应运而生
5.
网络异化是指网络文化主体的异化,它是在主客体交互过程中由于主体性丧失而导致的一种主体和客体地位倒置的状况。下列属于网络文化主体异化的表现是(
)。
有自知之明
善于与人交往
自我认同困境
实践能力强
6.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网络媒体)有自身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新媒体是一种大众媒体,传播模式是“窄播”而非“广播”
新媒体传受合一,但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没有充分的互动性
新媒体是一种复合媒体,新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可根据需要,在文本、视频和音频间任意转换或兼而有之
新媒体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全球化媒体,但信息的较高成本并不能让雅数人分享
7.
根据文化所体现价值观的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 )。
非主流文化
积极文化
消极文化
大众文化
8.
关于对主体进行身份重构应着手的方面,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超媒体自我
交流中的身份
个人主页的身份
现实中的自我
9.
以下关于网恋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充满神秘性,缺乏浪漫性
具有隐匿性,而雅公开性
仅限于精神层面,缺乏物质基础
虚拟性与现实性相互交替
二、
多项选择题
10.
作为网络文化主体异化的表现之一,网络文化主体的能力退化主要体现在( )。
主体行动能力退化
主体人际交往能力退化
主体思考能力退化
主体选择能力弱化
11.
侵犯网络知识产权引发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
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对学术权威性的践踏
对社会诚信体系的破坏
对知识传播的扭曲
12.
应对网络文化“霸权”的措施有(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维护国家文化经济安全
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素养
13.
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人们不断锻炼自我以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与人格素养,主动监管自身行为,进而在网络社会中进行有秩序的网络活动,这段话未体现网络伦理具有的性质有(
)。
鲜明的自主性
突出的保守性
显著的开放性
明显的多样性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网络文化应(
)。
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始终以网络运营商个人的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15.
以下属于网络文化主体异化的表现有( )。
自我迷失
帮助网民解决技术难题
孤独感加剧
能力退化
16.
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可采取的措施有( )。
发展计算机加密技术
发展防火墙技术
发展漏洞扫描技术
发展入侵检测技术
17.
“网络问政”就是为政府与网民的良性互动搭建起一座桥梁,以实现彼此间的良性互动。它具有的特征是( )。
平等互动性
跨层级性
主体的多元性
公开透明性
18.
以下法律法规属于专为维护网络安全而颁布的是( )。
1991年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4年通过的《计算机信息案例保护条例》
1997年12月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案例保护办法》
200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
19.
以下表现属于践踏学术权威的有( )。
计算机“黑客”
转载他人文章不注明出处
剽窃他人作品
侵犯著作权
20.
网络文化同传统文化一样,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分,以下关于网络主流文化说法正确的有( )。
是指网络文化中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部分
推崇公德、法制、秩序和社会责任感
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
上一篇:西南大学1606机考[1191]《中国旅游地理》 答案下一篇:西南大学2021年6月[0001]邓小平教育思想机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