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24 分。)
1. ( )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A. 民族
B. 氏族
C. 部落
D. 部落联盟
满分:4 分
2. ( )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A. 民族同化
B. 民族分化
C. 民族消亡
D. 民族灭亡
满分:4 分
3.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的立场上看,民族范畴的上限是()。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奴隶社会时期
C. 封建社会时期
D.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满分:4 分
4. 我国现有( )个民族。
A. 53
B. 54
C. 55
D. 56
满分:4 分
5. 最初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A. 胞族
B. 氏族
C. 民族
D. 部落联盟
满分:4 分
6. 以下哪一个选项是民族特征的决定因素?( )
A. 历史渊源
B. 心理认同
C. 生产方式
D. 风俗习惯
满分:4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道试题,共24 分。)
1.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________、________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A. 风俗习惯
B. 心理认同
C. 宗教
D. 地理位置
满分:6 分
2. 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B.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C.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D. 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交织在一起
满分:6 分
3. 民族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 服饰
B. 饮食
C. 居住
D. 婚姻
满分:6 分
4. 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原因很多。下列属于其中原因选项的是:( )
A. 历史的原因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C. 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
D. 动荡的国际环境
满分:6 分
三、判断题(共 13 道试题,共 52分。)
1. 宗教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概念上不应该混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民族消亡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前就能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民族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和氏族部落瓦解的过程中产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我国宪法对基本国情做出了权威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汉族人口有十多亿,而其他各族人口合起来仅达汉族的一成,所以统称为散居民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族性特征就是民族之间的区别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1. 民族之间共同因素增多意味着族性区别因素的减少,不利于民族社会的族性再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2.
当今世界大约共有2000多个民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3. 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变化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