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音乐是人的创造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作为人的创造物,其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既然如此,我们在欣赏音乐时碰到的音乐的可听问题,实际上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对音乐进行的造型的审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音乐可听性问题,人们视其为“对象化”的产物,其本质具有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特点,沿用马克思理论来看,即所谓“音乐的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音乐 可听性 审美对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作者生前并未发表的这部著作在他去世80余年后被译介到我国,我国美学界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讨论非常重视。因为学习音乐美学理论课程的需要,我感受到了《手稿》的巨大魅力,并从中引发我对音乐欣赏方面的有关问题作了思考。即:“正如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1]
马克思认为,只有音乐才能造成能听懂音乐的耳朵。众所周知,音乐由声响构成,但这些声响却不再是物理的事实,而是人的创造,充溢着人的精神。按马克思的看法,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有别于物与兽,其根本原因在于:只有人才具有精神的生命――“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如意志、爱等)―― 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这里所说的感觉,可理解为“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
所谓“人的本质力量”,无疑包括人的视力、听力等人的感觉在内。虽然高级动物也有视、听力等感觉,但人的感觉与非人(物或兽)的感觉存在着本质区别。由声响具体显现的音乐表达为思想、意志和情感,并体现在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追寻之中,其中,蕴含于对象事物中的更深、更广的内容和意义。这种人的听觉的“本质力量”,从被听世界――即人所“听”到的、无比丰富的人的听觉世界表现出来,于是获得“对象化”,并成为主体――人自己可“观照”之“对象”,音乐的可听,便是由主体“人”的力量(人的听力等)转化为客体(人的听觉世界及其他感觉世界)的东西,是人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感觉力(如听力等)。这里,“人的感觉”还可称为“感觉的人类性”的能力,或“人化”了的“自然力”,或是人类自身内部“自然”的“人化”(“对象化”)的结果。
如此看来,我们理解的音乐可听性作为“对象化”的产物,亦是指自然万物之作为人的科学认识能力及审美能力的对象而言的。应该说认识能力与审美能力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它的“对象化”恰似在听乐(审美鉴赏)和领会(grasp,科学认识)自然作为精神食粮的过程中,肯定和“确证”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反观音乐的“不可听性”,它至少不会让人产生听乐领会自然的意识,更确切地说,音乐的真谛作为主体的审美听觉对象而存在,好比一首正在被演奏或播放着的乐曲,如果没有人听,或者听者毫无审美能力,那么,它(乐曲)只是作为一个音响存在物而存在;对于那些没有音乐感的人来说,他们听到了声音,却没有听到任何可称之为音乐的存在。换言之,感知到音乐的“物性”(物理音响)而不能确证音乐除了“物性”还有“物的他性”(即音响结构中的含义)。这种现象就是阿萨菲耶夫所说的:“许多人听音乐,但听而不闻的人不少。”[3]所以马克思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继而,马克思在讲到“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时,指出“我们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他所统称为“对象化”活动的地方都是指人的本质力量这一理论便不言而喻了,所谓“人的某方面机能或特征(比如眼睛与耳朵,视觉与听觉。)”[2]让我们看到了音乐可听性问题存在的理由。所谓可听即“他的对象”之“对象”的性质,以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作品质量、文化归宿为特点;而成为主体的“本质力量”之“他的对象”的性质,则以是否有把“对象”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的能力,即“音乐感知力”。
“可听的音乐”在“对象化”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出美的感觉,能带给人“美感享受”。音乐要“好听”――具有一定功利性的目的,其价值标准要求适应一定的社会内容,以“善”为美的标准。具备“善”即可听,可听即“令人耳爽”,“耳不爽者”即“不可听”。一言蔽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是人类的普遍本质。从音乐史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作品在作曲家的创作之中,他们在创作中体现出的他们对于美的感觉,对于特定审美对象的美的感觉,都可以理解为人对“全部本质”的占有。
追求“音乐的可听”的过程,指人按照美的规律对音乐进行的造型过程的文化现象。它在自然界不断地为人所认识、改造和人自身的生成的过程中,“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1]为马克思强调指出的“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也就是说,美感是人特有的。而人那特有的“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是在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仅就听觉而言,譬如蝙蝠对超声波的感觉比人强许多倍,但蝙蝠不能欣赏音乐。也就是说,人都有欣赏(或听)音乐的可能,并不具备辨别音乐的可听与否的意识,换句话说,听到了音响并不等于听到了音乐。此外,出于人的生理天性,耳朵之“听”总是被动的。它不同于眼睛,倘若需要观赏,可将合着的眼皮睁开;耳朵则一直处于自然张开的状态,而且,它多半的时间在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干扰、刺激。无论充耳不闻,抑或置若罔闻,来自冲击耳朵的自然音响都会驻留直至消失,姑且不论你听到了什么,可听,则集中注意力听,不可听就充耳不闻,还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听觉,避免受到伤害。所以,人们对于音乐的可听的认识过程,就在其作为“社会化的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总的来说,音乐的可听就是一种具有普遍社会性的客观存在。其本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认为,音乐是人的创造物,音乐的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笔者以为,所谓“音乐的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正因为“音乐的本质”具有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特点才得此结论。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开放性”等属性。表明社会中的人生活在一定时间里,显示着自身的价值观,更由于人自身具有无限多样的可能性,且总是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相应地显现为时间感、价值观及开放性。理论研究家提出,构成“音乐的本质”的属性也是与这三点相一致的。譬如“历史性”,它揭示出音乐作品(文本)要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它还要在一定历史中发展;体现为一种“价值观”的“社会性”表明,音乐或多或少地要烙上时代印记,以一种民族归宿为终极存在;再者,音乐本体的生成特征(承续人的知觉而来)和意义的“开放性”,则带给人有多元解释的可能。因此称“音乐的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这一观点就人的现实的、社会的属性作出的解释,使我们看到,马克思的研究以社会学为视角,以“反映论”为核心的理论学说,观照音乐艺术作为人的精神产品逐步得到深化。基于此形成的音乐听觉在认为“对象”可听时,即合理。“合理”的环境中促使具有被动性(工作)的听觉转变为被容忍的一方;不可听则及时退出,听觉退化消失。这就是我阅读马克思原著所得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3][俄]阿萨菲耶夫. 张洪模译.音调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艺术教学部 陕西西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邓小岚与音乐改变的村庄下一篇:谈欧洲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