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交流日益密切,大量的外来词进入到汉语当中。由于民族的不同,各民族队外来语言的吸收和借鉴的程度和方式也存在着种种区别。汉语在吸收外来语的时候,对待不同国家传播来的词语也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本文主要从语言本体和语言文化这两个方面来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外源词 交流 文字 文化
萨丕尔曾说道:“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国际间的经济、技术、文化和劳动力的往来日益密切,这一切的交流都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但是随着与其他国家或民族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复杂,语言便越来越不能自给自足。因此,每一种语言都会出现外来借词来弥补自身表达功能的欠缺和不足。
在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语言进入自己语言的时候,都要经过改造和同化,但每种语言对外来语的同化方式和吸收程度都存在着差异。汉语在吸收外来词的时候存在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往往汉语中的外源词都“汉化”得很彻底,几乎看不出“借”来的痕迹。汉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这是同汉语翻译外源词的习惯有关,汉语在转换外来词的时候习惯用意译或者音译结合的方式。笔者认为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汉语对外源词的选择倾向,换句话说就是,汉语倾向于选择哪种文化或者民族传播过来的词语。
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现代汉语中的借词大多数来源于英语和日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在吸收英语外源词和日语外源词时存在的几个区别:
1.从翻译方式上来看:日语借形词的比例远远高于英语借形词。例如,在日语中有汉字借形词“写真”、“研修”等、在上表中只有“DNA”一词为英语借形词。
2.从涉及范围上来看:日语外源词的的应用范围比英语外源词的范围广、意义更为深刻,特别是政治学、经济学上意义深刻、用途广泛的词。
3.从借词词类上来看:英语外源词大多为名词或是品牌专有名词,日语外源词涉及到了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因此,日语外源词很多已经渗透到了汉语基础词汇之中。
4.从借词词义上来看:英语外源词大多表示具体的物体或者形象,例如“保龄球”、“可口可乐”等都是具体的名词。而日语外源词多为表达抽象的概念,例如“艺术”、“革命”、“民主”等无法具象化的概念词语。
叶斯丕森在讨论“借词的类别”时谈到:“在许多语言混杂当中,各种各样的成分依旧是很清楚的,并且可以分开,……,但……我们却有一种更微妙的更密切的混杂,就像把一块糖放在一杯水中,几分钟以后,就很难说哪是茶哪是糖了。”汉语同日语之间也存在这种微妙的关系。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汉语言文化同时受到西方和日本的冲击,汉语借词也存在了筛选与抉择的过程,从起初的“德律风”到后来的“电话”,从 “赛恩斯”到 “科学”等事实都体现了汉语对外来词不同的吸收方式和选择结果。
造成上述情况,可以从语言自身的特点和国民文化心理两方面来解释:
1.与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有关。汉字是形象文字,表意为主。汉语与日语的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古代日本人将大量的汉字借鉴到日语当中,几乎是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全盘照搬,由于汉字之义非常稳定,所以汉字进入日语系统后意义依旧基本保留。日本的语言学家实藤惠秀也承认,日本人在造汉字词的时候也是按照他们的习惯,参照汉语的构词法来造词的,因此日语汉字词本身就存在着汉语词的构词理据,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又把日语中的汉字词“借”了回来,这就是日语汉字词能够大量、广泛、深入地进入现在汉语的重要原因。据统计,进入现代汉语的日语外源词绝多数都是汉字词,而日本的假名词缺鲜少进入汉语借词中。同理,西方的文字为字母文字,表音为主,中西方的文字系统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因此,借鉴起来就没有日语汉字词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起来也会感到晦涩难懂。
2.用文化心理上看。不仅由于上述的汉字的特点造成了中国人习惯于“望文生义”,还由于中国人有很强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说话方式,还影响到中国人对待外源借词的态度,越容易“合理化”、“本土化”的词语,越能够受到欢迎。在借用其他民族的词语时,力求能够把它们不留痕迹地同化、归属与融合到汉语之中。不仅如此,马西尼在他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一书中写到“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人总是把外族人看成是夷人”,对西方人也不例外。它不需要也不担心会跟外国人接触,有时甚至不要跟他们接触。所以中国的士大夫对外国人以及他们的国家不感兴趣。”这中肯的评价了中国的文化――具有保守性和封闭性。古代中国一直是先进、包容、富饶的足以傲视所有民族和文化的“天朝上国”,存在于中国人骨子里的有优越感和自尊心。虽然近代中国在这种优越感中迅速衰落,现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已经开始谦虚地寻求崛起之路走向世界,但是存在于中国人心中的文化气质决定了中国人在处理外来事物独特方式,包括在对待外来词语的态度和选择上。
随着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外源借词进入到汉语之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事物的日新月异、语言的新旧更迭、信息的交流碰撞,是人的力量,也是历史、社会与文化的力量。正确认识这些因素之前的关系,就是正确认识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张公谨 《文化语言学发凡》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2]实藤惠秀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3
[3]马西尼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4]王开建、张桂清 《新时期源自英语外来词的文化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15卷第3期
[5]周莉 《论汉语新词语中的日语借词》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刘颖,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谈高师本科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改革下一篇:舞蹈技巧教学中数字化微格教学的意义探究
|